在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節能燈替代白熾燈早于中國,廢舊燈管的回收做得相對完善。
2007年,歐盟各國提出在2009年之前徹底終結“白熾燈時代”,使用節能燈。但歐盟對節能燈質量的標準近乎苛刻,有歐盟CE認證、WEEE指令,特別是RoHS指令中對有害物質含量有嚴格的標準要求。瑞典和德國的回收則采用銷售體系回收和社區回收兩個平行回收渠道。
美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廢棄物的原主人要對自己的廢棄物永遠負責,使得對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的處理也提到了議事日程。美國先鋒公司已建立了廢棄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的回收處理工廠,以購買新燈為代價,免費為消費者處理廢棄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美國有7個州禁止將節能燈直接放在常規的垃圾袋中,在美國其他州,一年中均有特定時間處理廢舊的節能燈。
日本是在節能燈回收處理方面做得最好的國家,在北海道有專門處理廢棄電池和廢棄節能燈的機構,其收集方式93%通過民間環保組織收集,7%通過各廠家收集。
能否產業化?
節能燈回收處理能否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一個產業?
記者采訪的生產企業和處理企業觀點并不一致。
楊桂興的回答是斬釘截鐵:不可能。“這東西本身沒有錢賺,企業怎么可能做?”
楊桂興說,恰當的解決方案是要么政府出錢,補貼處理企業。“生活垃圾政府可以拿錢,危險廢物更應該負責了。”楊桂興說,如果有了政府補貼,一切問題都不存在,老百姓產生的那部分他們也能回收,可以去社區放箱子等各種形式,關鍵“有人給錢”。要么生產企業出錢,每生產一只節能燈管,都可以通過國家向生產企業強制征收稅費的方法,回收起來再補貼給處理企業。
但楊龍豹則稱,該領域未來“會有一定的市場存在”。
盡管目前來看,在我國廢舊節能燈處理還是社會效益占主導,經濟效益不高,但我國也開始對很多制造企業逐步推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等,盡管目前并非強制性要求,但是企業逐漸意識到,通過認證會改善產品和公司在市場上的形象,從而帶動產品的經濟效益。而且目前國內產品出口國際市場一般要求通過各項審核,對于危險產品的處理是一項強制要求。
楊龍豹也坦言,很多企業都做的可能性并不太大。一方面是因為該行業投資比較高,另一方面是政府管控比較嚴格,限制了該行業的利潤。“不可能像制造行業,根據市場來確定價格。目前的價格要經過物價部門的審定,根據成本,政府有明確的指導價,根據不同城市制定統一的參考價格,不會讓企業高價壟斷。”楊龍豹解釋說。
他同時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廈門通士達的燈管處理費用約是每公斤6元錢,是統一定價,而成本大約是每公斤5.5元,算起來利潤不超過10%。微利之下,愿意去做的企業應該不會太多,楊龍豹說。
還有一部分節能燈生產企業覺得,以我國目前情況來看,解決收集和處理的難題,還不如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產品的汞含量來得實際。
按照國家環保局2006年發布的《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節能燈》規定,各類節能燈中汞含量小于等于10毫克。
楊龍豹說,現在國內市面上的節能燈汞含量大都在3毫克左右。其要求并不比歐盟和美國的低。
按歐洲環保標準,一只節能燈的汞含量也約為3到5毫克。美國環境保護署也稱,普通熒光燈的汞含量(目前約為5毫克)和圓珠筆尖大小相仿,制造商也承諾把多數緊湊型熒光燈的汞含量控制在5毫克或6毫克。
另外一家國內節能燈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則對記者表示,如果每個燈的汞含量降低到0.5毫克,其對環境的影響就能夠基本符合國家的排放標準。目前國內也已經有微汞技術,使節能燈的含汞量控制在1毫克以下。“雖然這種產品的市場價格和普通產品相比要高幾個百分點,但是企業可以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和人工等降下來,這不是問題。”上述負責人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