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節能燈生產企業主動來跟我們談,由我們來負責處理他們產生的廢品;社會上的主要來自政府的大宗采購,還有少量老百姓扔到回收桶里,由我們統一運送回來進行處理。”楊龍豹說。
除此之外,高額的處理價格也成為處理企業“吃不飽”的主要原因。
廢棄節能燈的回收需要有專業的人員、車輛來運輸,再加上處理,這些都會產生費用。
上海廢棄物交投有限公司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家拿到含汞物質處置資格的企業,目前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該公司總經理楊桂興告訴記者,目前的廢棄燈管主要來自節能燈生產企業、機關和事業單位以及居民。
生產企業產生的廢棄物的處理和回收的費用可以算作生產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大多數能夠支付,他的公司100噸左右的處理量主要來自生產企業。而機關和事業單位往往沒有這方面經費預支,即便是有廢棄燈管,沒有錢,回收企業就不愿意接收。對居民的收費更加無從談起,而且在國內沒有垃圾分類的情況下,居民使用的廢棄燈管往往伴隨著生活垃圾一并粉碎,處理企業也無從獲得。
而且,相對高額的處理費用,也讓一部分原本愿意參與廢棄節能燈回收和處理的企事業單位望而卻步。
上海交投曾經做過測算,一套設備的總設計量是1700噸,如果處置量能夠達到總設計量的八分之一,那么每根燈管的處置費用2.5元,如果達到總設計量的四分之一,每根燈管的處置費用是1.56元,如果設備滿負荷運轉,每根燈管的處置費用只有0.8元。
也就是說,處置量達到一定規模后會攤薄成本,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
可是,目前的實際狀況卻是機器遠遠“吃不飽”。該公司去年收到的燈管只有16噸,不到其處置能力的百分之一,想要不虧本,每根燈管的處置成本就要高達十幾元錢,但目前該公司對外收取每根2.5元的費用,顯然是虧本的狀態。
回收資金是難題
收集渠道的欠缺、部門職責的交叉、財政補貼的缺乏也導致廢棄節能燈難于處理。
我國目前對廢棄節能燈的回收并無明確的強制要求,大部分只能靠市民自覺地收集起來。
記者致電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等地的多家節能燈運營商,他們均表示各種品牌的節能燈都沒有廢棄后予以回收的要求。
也有一些企業小范圍地開展“以舊換新”等,鼓勵消費者將廢棄燈泡進行回收,但國內一家知名節能燈生產企業的負責人也對記者坦言,主要是“形象工程”,大規模的展開基本不可能。
很多企業覺得,這應當是政府的職責。“按照目前節能燈的市場價格,如果由企業來承擔,根本得不償失。”上述負責人說。
在國外節能燈的處置費用往往由政府和節能燈的生產廠家一起負擔。廠家每賣出一根燈管就要拿出一筆錢,而這筆錢是用于節能燈管回收處置。
上述節能燈生產企業負責人說,該公司產品出口美國時盡管也不用考慮回收的問題,但需要向美國政府支付一定的稅收,由對方來處理廢棄產品。
上海市環保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偉曾表示,目前上海并沒有處置廢舊燈管的專項費用,環衛部門現在也在和發改委協調,希望正在制定的《上海市再生資源管理辦法(草案)》能進一步擴大部分產品的回收目錄,一部分節能燈管也列入其中,解決一部分經費來源。
上海市市容規劃局副總工程師郭驊也建議說,鑒于目前處置制度還不完善,處置成本一時又難以下降,業內人士建議,不妨讓一些對汞有需要的企業參與廢舊燈管回收處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