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資源化處理餐廚垃圾的技術流派較多,無論哪種政府都支持,”郭祥信分析稱,“相比其他方式,資源化處理更能為普通人所接受。”
目前對生活垃圾中餐廚垃圾的處理,有堆肥、通過厭氧技術發電、添加其他原料做飼料的生物轉化以及有機處理成生化腐植酸幾種。
郭祥信分析說,大的項目主要是餐廚垃圾發電和加工成生化腐植酸。“目前政府對這些項目都有補貼,垃圾發電規模都偏小,項目越小成本越大。”據了解,目前餐廚垃圾發電項目政府以處理一噸垃圾150~200元的幅度補貼。普拉克公司已在重慶等地建有垃圾發電項目,研究人員稱規模上還沒有大到能自負盈虧的程度。
相比較而言,“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的嘉博文模式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案。嘉博文將垃圾處理與農業產業鏈打通,通過將有機餐廚垃圾處理成生化腐植酸,加工成各種產品進入種植和養殖業,已經在多地實踐。
目前,環衛部門收集大型餐飲企業的餐廚垃圾,并不向企業收取費用。“未來,像對待污染問題一樣,要實行政府回收垃圾,就向企業收取處理費。同時,建立比較完備的法律體系,規定餐飲企業要簽訂餐廚垃圾處理合同。就像對待污染問題一樣,"誰污染,誰付費"。”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產業大躍進
目前垃圾處理的常見方式包括填埋、焚燒、綜合處理和堆肥,其中每一個領域都涉及巨大投入和利益。
此前,各地籌劃中的垃圾焚燒廠大多遭到居民的普遍抵制,大眾聞二口惡英而色變。另一方面,政府相關部門傳遞的信息卻顯示,垃圾焚燒將成為中國大城市垃圾處理的新趨勢。“焚燒”和“反燒”成為對立面。
垃圾焚燒如果處理不善,會產生劇毒物質二口惡英,不能說是一種完美的處理方式。問題在于填埋也不是長久之計。垃圾長途運輸非常不合算,就近填埋又會占用城市土地資源,如果填埋技術不完善,同樣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甚至會污染地下水源。
“在居民反對和市政壓力下,目前多數垃圾靠傳統的填埋方式處理。”郭祥信說。垃圾處理一定程度上陷入矛盾境地:不得不處理,但現有處理方式勢必帶來后續問題。
因此,生活垃圾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的實踐越來越受到外界關注。
日前發布的《國家“十二五”環保規劃》,承襲“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所有縣具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
規劃鼓勵的技術方向涉及到目前餐廚垃圾處理的所有技術方向,在國家投資的大盤子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政策鼓勵下,各地都規劃和推出各種餐廚垃圾發電的項目,有些已經很超前,超過了城市實際需要。”郭祥信對本報記者分析。
不過,在企業眼中,多將垃圾處理和新能源產業一起歸類為“清潔產業”,他們認為這是未來的機會。嘉博文公司已獲得高盛融資,“投資機構早就在這一產業中尋找集團,包括餐廚垃圾處理、發電、水處理等企業都在范圍內。”德同資本的一位分析師說。
“總體而言,垃圾處理行業目前都依靠政府補貼,沒有達到自負盈虧的水平,更談不上賺錢,未來一段時間內,肯定也是如此。”談及可能出現的產業大躍進,郭祥信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