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試驗田
目前,按照中關村店200個盒子的出租率計算,僅靠盒子租金一項,瘋果就可以付清4萬多的店面月租金,這樣,20%-35%的銷售提成就成了瘋果主要的盈利來源。“盒主”們賣得越多,瘋果也就賺得更多。因而,給設計師們提供展示空間,匯集設計師人氣,僅僅是這個商業模式的第一步,幫助設計師去更好地發現市場,出售創意,才是瘋果接下來要努力的事情。
“我們就是一個原創商品的試驗田,也愿意擔當設計師的服務者。”李龍驥笑著說。
在瘋果,每個店員平均要負責幾十個設計師,他們必須了解設計師的產品和個人風格。當設計師來店里上貨的時候,店員們要告訴他哪款產品賣得火或者消費者最喜歡什么風格的產品。店員的服務質量也要接受設計師的考核:每月設計師都要在網上寫一份店鋪的評估指標,需要回答兩個問題,對店員和店長服務的滿意度。
除此而外,盒主還可以通過另一個渠道——瘋果網的后臺數據來了解市場的最新動態和產品的銷售情況。為貼近市場,瘋果盒子還在中關村推出了新的展示店,全店面積500平方米,但銷售用的盒子區域只占五分之二,其余全被開辟成“展覽活動區”,用于定期舉行作品展覽會以及邀請知名設計師親自示范原創手工藝品的創作流程和制作方法。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加強顧客與設計師的互動”。
來瘋果租盒子的設計師,95%以上年齡都在20-30歲左右,瘋果盒子的工作人員平均年齡也只有23歲,最年輕的店長僅22歲。因為都是年輕人,所以盒主們很容易與瘋果的工作人員溝通,一些大學生盒主還因為喜歡瘋果的工作環境,而成為瘋果盒子店的工作人員,既是設計師又是服務者的角色會讓他們主動從銷售的角度,向商店提出改進服務的想法和建議,這也大大消除設計者與瘋果之間的隔閡,讓瘋果及時調整策略。
金麗以前在學校,也只懂設計,對市場需求毫無敏感,也缺乏相關的商業運作經驗,但經過在瘋果盒子開店的實際操作,她慢慢積累了自己的市場經驗,與她聊起設計,她說得最多的是產品定位,是目標人群,是如何吸引顧客購買,最后才是自己的設計追求。“現在我要做一個產品,已經不像當初那樣只想著要體現自己個性喜好,更重要的是要考慮產品能不能被市場所接受。”
在提供市場信息服務的同時,瘋果也在其他方面完善相關的配套服務。由于盒子主打的就是原創牌,為了幫助設計師解決產權糾紛,瘋果和國家版權中心一起開發了一個版權登記平臺,這樣,盒主們只需把作品上傳到這個網站,就能獲得國家的版權登記證書。另外,瘋果還成立了一個專業的評審團,對申請租盒的產品進行審核,標準是夠不夠有特色,是否是原創。為了保證瘋果銷售商品的少見和有趣,評審團都由名設計師來擔任,即便是瘋果的營銷部門也無權干預評審的判斷。據王三石透露,雖然10份申請基本才能通過1個,但設計師對瘋果的忠誠度一直很高,盒子的續租率一直都保持在95%以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