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多年的經驗,流域水電發展規劃的環評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流域規劃環評工作需要與各部門緊密配合,特別是規劃涉及部門以及政府的相關部門,需要充分認識工程特性,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法規和政策,使規劃能夠實現目標統一,并最終達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流域規劃環評需要重點關注環境的累積影響,特別是水電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累積影響是規劃環評的重點,通過流域水電規劃的環評,需要認識疊加和累積的環境影響,提出針對性更強的措施和方法,為保護流域的生物多樣性提供指導。
流域規劃環評需要注重對魚類保護的綜合措施。根據分析梯級電站建設的環境影響,從整個流域考慮魚類保護的措施和手段可以降低工程投資,提高魚類保護的效益。而當前對許多魚類生活史等的基礎研究仍然是空白或不足,對于是否應該建立魚類增殖站、建在何處;是否建設過魚設施等的基礎研究工作仍然不足,因此需要及早開展研究工作。
通過對規劃河段的整體環評,需要提出本流域的最小生態流量,以保障河道生活、生產及生態用水;雖然有關部門已經提出了《水電水利建設項目河道生態用水、低溫水和過魚設施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試行)》方案和生態用水的計算方案,但是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河道,以及針對不同的保護對象,生態用水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內容。
流域規劃環評應該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為規劃的合理實施提供社會基礎。公眾的全過程參與是決定規劃環評能否成功,并能夠滿足大多數人利益追求的關鍵因素;而全過程參與也是目前國際戰略環評中較為常用的方法。
環評單位與規劃部門應當保持溝通,特別是在規劃的早期介入,可以及時發現規劃中可能出現的不利于環境保護的問題,在規劃階段即提出整改措施,可以減少和避免規劃引起的失誤,降低環境損失。
與傳統的項目環評相比,戰略環評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因素,雖然目前戰略環評有許多方法可供參考,但一個完整的戰略環評過程有賴于多種技術和方法的集成和綜合運用。而對實際工作而言,規劃環評所采用的應該是簡單、實用并能夠解決問題的評價技術和方法。 歐曉昆
【作者簡介】
作者系云南大學生態學與地植物學研究所教授、博導、所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