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阿左旗烏斯太鎮巴音敖包嘎查一些牧民反映:“在烏蘭布和沙漠的南邊,大片草場和植被正在遭到破壞!草場上違法開采煤炭,綠色草原變為垃圾場,退牧還草突然變為工業開發,牧民的正當合法權益被侵害。”
牧民馬巴特爾對記者說:“我們嘎喳的牧民從事牧業近60多年了,對草牧場有著深厚的情感。但是為了深入貫徹國家及內蒙古自治區《退牧還草》,保護生態環境,改變草場多樣性,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于2005年12月5日嘎喳牧民與烏斯太鎮政府簽訂了《退牧還草協議》,便離開了生活近幾十年的牧場。但令人驚詫的是烏斯太鎮政府與牧民簽訂的《退牧還草》協議還“筆墨未干”,草牧場性質便發生了改變,草牧場變成了化工企業開發用地。2006年白灰廠的建成投產,各種讓人不可思議的行為伴隨著白灰廠、采石料廠的放炮聲正式開始了。從此草牧場和大山上經常能看到的野生動物青羊、黃羊、豬獾等野生動物失去了蹤影。牧民只能眼睜睜看著草牧場被破壞,面積一天天的擴大,直到今日還在繼續人為破壞草牧場。”
隨著各種各樣的廠礦在這片土地上陸續建成投產,大量的工業污水、廢氣沒有合適地方排放,便漫延在整個草場上。
牧民們對記者說:“相關部門的違規做法,難以接受。我們8戶牧民在5月4日以擾亂公共秩序的罪名,受到了當地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和罰款500元的處罰。并在公安局無奈的情況下寫下了保證書,隨后烏斯太政府采取了強制手段,用推土機將8戶牧民的房屋全部推倒,沒有給任何補償。
當地一位牧民家屬劉軍對記者說:“2008年秋季,一些單位將數千萬噸的工業垃圾堆放到草牧場,大面積的草牧場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最嚴重的是牧場上天然野生植被四合木、冬青、白刺、宿陽等珍稀植被已被十幾米高的工業垃圾覆蓋(特別是四合木已被列入世界級瀕危珍稀植被保護范圍)。但這些占嘎喳牧草生長植被中百分之六十的植被隨著工廠的建設,工業垃圾的嚴重污染及有毒成份的漫延,擴散整個草牧場,使珍稀植被全部污染而導致枯死。更可怕的是傾倒工業垃圾的堆放處位于七里溝,地形南低北高,每逢雨季洪水夾雜著大量有毒的工業垃圾排入人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黃河。其造成的嚴重后果不堪設想!”
8月10日,記者在巴音敖包看到大面積的草場被破壞,在牧民馬巴特的牧場仍有大型機械施工隊,幾十臺機械漏天開采煤炭。草場上被挖出一個巨大的土坑,坑口旁堆積著大量的廢土與煤炭渣。
記者在這里 還看到綠色草地旁邊就是煤炭生產場地,附近放著一臺看不清車牌號的小汽車,有幾臺裝載機正在清理土層。
牧民很無奈地說:“以前我們阿盟的政府部門通過轉移搬遷、退牧還草等舉措,使大面積天然草原得以休養生息、自然恢復,并通過人工種草、飛播牧草等科技手段,持續推動草原生態建設。“近年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經常有人在這里非法挖煤,搞建設,破壞草場,占用我們牧民的草場還打壓牧民,至今也無人過問,我們更是沒有辦法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