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回顧】
據《日經產業新聞》報道,日本原料企業正大規模尋求稀土資源。
日本住友商事株式會社為了加大向混合動力車和其他環保型車供應稀土金屬,其將在今年底之前與哈薩克斯坦國有的核能公司Kazatomprom在哈薩克斯坦成立合資企業,提煉稀土金屬。這項投資計劃得到了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的支持。
另外,豐田汽車公司旗下的豐田通商株式會社(Toyota Tsusho)也計劃未來5年內投資400億日元(約合4.17億美元)開發自然資源(主要是稀土)供應商。
8月14日,由工信部制訂的《〈2009-2015年稀土工業發展規劃〉修訂稿》(下稱“《規劃修訂稿》;)已經完成。其中有“稀土出口將會威脅中國稀土產業安全;的表述。《修訂稿》為稀土出口劃出了紅線:未來6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總量,將控制在3.5萬噸/年以內。初級材料仍被禁止出口,而且還將進一步進行細分管理,嚴禁出口鏑、鋱、銩、镥、釔等金屬。另外,由于中國稀土資源的分布過于分散,《規劃修訂稿》將通過“劃定大區;來簡化我國的稀土資源管理。由于稀土產業的競爭日趨激烈,《規劃修訂稿》認為,稀土產業的聯合重組,將是我國稀土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要聞點評】
原材料: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先天優勢;
由于日本等國的“新能源汽車;已出現銷量增長,各大機構也發表了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預期,且傳統的石油資源在逐步走向枯竭,“新能源汽車;需要的原材料資源開始成為各國車企悄然爭奪或布局的熱點。
“新能源汽車;(指混合動力汽車、充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氫動力車等)需要的原材料資源有鋰礦資源(可用于生產磷酸鐵鋰、碳酸鋰等)、稀土資源、石墨資源、鎂資源、金屬釹等,而這些資源中國都非常豐富。所以這對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有利條件,中國政府已經在保護這些資源。
充分發揮原材料優勢的三大條件
上述這個有利條件要真正變成對中國本土企業有利的,還需三個重要條件:
一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到足夠大;二是中國本土車企占據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大部分份額;三是對這些原材料資源進行提煉和深加工的各種企業,以及以此為原料從事生產的下游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企業,是以中國本土企業為主,并且在技術、成本和客戶資源上占優。
很明顯,第二、三個條件是中國企業包括整車和各級零部件供應商,共同努力的地方。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和零部件)市場還未真正形成,一切還不太明朗。不過,中國能不能在制造“新能源汽車;用各種零部件如鋰電池方面占優,還是個問號。電動自行車和各種消費類電子產品在中國的銷量增長促進了中國與這些終端行業相關的鋰電池企業的成長,但是汽車用鋰電池,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并且到現在為止很難說能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產能也還非常小。
而第三個條件如果沒有達到,就會導致從自然資源到原材料到汽車零部件,整個產業鏈上許多環節出現利潤向外資企業流失的情況,到時候即使我們的整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也談不上成功,談不上強大。
缺少深原材料加工能力,利潤外流現象嚴重
目前存在著這樣一種怪圈:雖然中國儲量很豐富,但中國多是只對其進行初加工,然后賣給國外,國外再對其進行深加工,再高價返銷中國。
由于中國加工企業多而雜,產能很多都過剩,所以在出口時都被外國把價格壓得很低。而國外企業對中國的低價初級產品進行深加工后,以高價再賣給中國。或者,有些外資企業干脆在中國當地設廠進行深加工,賺取更高利潤。所以很多時候中國只是又充當了一回廉價勞動力,利潤的大頭還是被外國賺了。現在雖然這種情況有所緩解,中國政府也在鼓勵企業重組,加大整治,企業的技術水平也有較大提高,但是如何保證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利潤保持在中國,還需得到高度重視,并不懈努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