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有關方面了解到,通過技術改進和創新,中核集團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提高了核電國產化和自主化能力,為開拓國際核電市場創造了基本條件。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團秦山二期核電站工程總設計師葉奇蓁介紹,國產化二代改進型核電機組作為引進二代核電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持續改進,實施了以“177堆芯”“單堆布置”和“雙層安全殼”三大改進為代表的22項重要改進,具有安全性、成熟性、經濟性。同時,主要設備將實現國產化,機組整體國產化率將不低于在建二代改進型核電機組。
1987年,我國大陸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開工建設時,由法方承擔所有核電設計與設備供貨。經過20多年的實踐,我國在核電技術的研究開發、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工程建設、營運管理等方面,已具備了相當的基礎和實力,自主設計建設了30萬千瓦和6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葉奇蓁表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列世界第二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將為核電走出國門掃除障礙,也是我國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跨越的重要標志。 記者陳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