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倡導“低碳經濟”的時代下,有“中國第一僑鄉”稱譽的江門市正大力推動風電、核電和火電等清潔能源的發展,全力打造“清潔能源之都”。
江門市地處廣東省腹部,海岸線和島岸線長達700多公里,風能資源豐富,電力能源輸出方便、快捷、損耗少,能源項目經濟效益好。近年來,臺山電廠、臺山核電站、川島風電場等大型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項目相繼落戶江門市,使該市能源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年增長率達到50%左右,能源產業年產值也從10年前的10多億元人民幣增長到現在100億元,成為珠江三角洲500千伏外環電網和國家西電東送通道的重要一環。
100年前,中國民辦鐵路——新寧鐵路創辦人陳宜禧提出了開發臺山銅鼓商埠的設想,被孫中山委任為籌辦銅鼓商埠專員,然而事未成功而偉人已逝。為實現孫中山開發臺山銅鼓灣的百年構想,2001年10月,位于江門市轄下的臺山市銅鼓灣的臺山電廠一、二號機組正式動工。2003年10月,臺山電廠第一臺機組成功并網發電成功。目前,臺山電廠一至五號機組已建成和投入生產,總裝機容量為3000萬千瓦,未出現一起安全生產事故,脫硫、脫硝工程收到了良好效果。臺山電廠二期正在上報國家,按照規劃,機組全部投產后,總裝機容量將達到900萬千瓦,成為亞洲最大的燃煤發電廠。
江門市轄下的上、下川島,四季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影響,是廣東省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島嶼之一。2007年12月,川島風電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工程安裝一百臺850千瓦的風機,總裝機容量85000千瓦,工程投資約4.8億元人民幣。川島風電項目第一批風機將于今年10月建成投產,預計年上網發電量為一億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為國家節約燃煤3.5萬噸,相應每年可減少多種有害氣體和廢氣排放,其中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8.7萬噸。
2009年12月,臺山核電站開工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與法國總理菲永共同出席開工儀式,為江門清潔能源產業的迅速發展拉開了序幕。該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是中法最大的清潔能源合資企業,也是目前國內電力領域投資規模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預計一期兩臺機組分別將在2013年底和2014年10月投入商業運行。臺山核電遠期規劃的6臺機組全部建成,該項目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6840噸。
2010年2月,江門市政府與中廣核集團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清潔能源基地及核電裝備產業園。
江門市市長王南健表示,在未來5年間,江門市將擁有440萬千瓦的清潔能源。而這些清潔能源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可減少電煤消耗1000多萬噸,減少溫室氣體排發2270萬噸,等于是營造了34平方公里的森林。
“中國第一僑鄉”江門市作為一座崛起的“清潔能源之都”,將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珠江三角洲一塊理想的投資熱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