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注“碳足跡”后,對飲料企業的裝備、原材料、包裝等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節能、降耗、清潔生產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不久的將來,消費者在沃爾瑪超市購買一瓶百事可樂時,可能會清晰地看到這瓶可樂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總含量,甚至還包括水使用量和空氣污染指數……事實上,這一變化,與當下飲料行業和零售巨頭們掀起的“綠色革命”有關。
目前,沃爾瑪正在制定一項措施,要求供應商在其產品上標注“碳足跡”、水使用量和空氣污染指數,使消費者對其減排努力一目了然。如果這項計劃得到實施,零售超市的供應鏈將發生革命性變化,這將直接促使所有供應商從“自愿減排”向“必須減排”轉變。否則,供應商將失去這些市場。
飲料行業已經率先行動。近日,在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的牽線搭橋下,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等飲料業巨頭,開始與沃爾瑪等零售商探索一條從生產到消費的綠色產業鏈。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表示,未來,銷量與產量不再是衡量國內飲料業商業價值的唯一標準,他們將對國內飲料生產與銷售體系增加一項新的考核,即:產業鏈的碳足跡。
還有業內人士在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主辦的“2010年中國飲料行業綠色峰會”上進一步透露,目前,國家正在加緊起草《清潔生產標準——飲料制造業》。
“無論是行業標準的發布,還是國家強制性標準的立項,都表明飲料行業將沿著低碳方向發展。”東方艾格飲料分析師陳靜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新形勢下行業競爭加劇,使飲料企業對飲料裝備、原材料、包裝等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節能、降耗、清潔生產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過去的幾年中,飲料工業協會對行業進行了首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制定了《飲料制造取水定額》和《飲料制造綜合能耗限額》的行業標準,加強對企業用水的考核評估,引導企業加大清潔生產方面的投入。在未來,包括碳足跡在內的相關標準還會陸續出臺。
“中國飲料行業經過20多年、年均增幅超20%的快速發展,到去年年底,產量已經突破8000萬噸。”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理事長趙亞利指出,中國飲料企業面臨資源短缺、環境污染惡化等問題,因而綠色生產逐步成為很多企業追求的目標。
“2010年中國飲料行業綠色峰會”傳遞的信息表明,當前,飲料行業正在探索如何與零售商合作,將“綠色”的概念延伸到產品的物流、采購、銷售和消費,摸索“建設飲料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綠色鏈條”的新途徑。
去年6月,百事公司在中國重慶投產了海外市場的第一家“綠色工廠”。百事大中華區(飲料)總裁陸文凱表示,在開設綠色工廠之前,百事大中華區各個灌瓶廠已經開展了清潔生產的探索。“過去5年已經取得了40%的節水節能成績,其中節省水1560萬噸,相當于1.5個西湖;節電6.497億千瓦時,按家庭年用電量4000度計算,足夠16.2425萬戶家庭使用一年。”陸介紹說。
“未來幾年,我們還將在中國投資20億美元,推動公司在華業務的發展。”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副總裁李小筠也表示,企業還十分注重在貨運物流、包裝等方面節能。
不僅國外飲料巨頭,不少中國本土飲料企業也加入其中。
據了解,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在近期舉辦了一場“飲料行業清潔生產/節能降耗高級研修班”,來自匯源、娃哈哈、統一、農夫山泉、雀巢、樂百氏、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華潤怡寶、維他奶、椰樹等60多家飲料企業的企業高管、高級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參加了研修。
“我們不僅要做綠色的產品,更要做綠色的企業。”匯源果汁集團副總裁謝全明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匯源集團始終堅持在發展循環經濟,減少環境污染的前提下,提高經濟效益。在響應國家綠色環保的號召同時,匯源為中國企業制定綠色發展戰略做出了表率。
日前,匯源果汁與知名家電企業“新飛電器”達成“綠色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整合優化資源,實現終端宣傳、推廣、促銷等方面的成本節約,做到綠色推廣、低碳推廣,共同宣傳綠色環保的知識和消費理念,倡導構建“綠色健康”的消費體系。《健康環保倡議書》是雙方綠色戰略的首份合作成果。
種種跡象均表明,一場綠色革命正在飲料行業轟轟烈烈地上演。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