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從事低碳產業的成都一家太陽能公司一直在招聘研發、生產類崗位員工,但結果并不滿意,因為涉及光伏、太陽能的低碳新興產業,不要說有經驗的人才少,就是大學開設這門課的也極少,難以找到現成人才。近年,四川省在樂山、成都雙流、新津等地崛起了一批專門從事低碳產業開發的企業,并走在國內外同行的前列,但隨著產業的深入發展,人才短缺的問題凸現,一些企業人士直言: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跟不上產業發展步伐。
【政策】
設新興產業專業教育部優先批準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出《關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申報和審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國家決定大力發展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等關系到未來環境和人類生活的一些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據悉,對于與國外知名高校和著名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辦學的申請,教育部將優先予以批準,對轉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的學生在電子注冊上予以政策支持。同時,《通知》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委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學校都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在今后的年度專業設置工作中,要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工作落到實處,扶持相關專業的發展并加強建設,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高素質專門人才的培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背景】
四川低碳產業發展迅速
我省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和光能資源,以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近年發展迅猛,用通威集團老總劉漢元的話說,這不僅具有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優勢,也是一個龐大的碳減排市場,具有極大的低碳經濟發展潛力。
為此,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已經或正在推進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及相關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力爭形成水電、核電、燃氣、風電、太陽能“新五電”并舉的強大的清潔能源開發、制造實力,使之成為拉動四川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緊緊盯住國際國內低碳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我省相關地區和企業,明顯加大了在低碳產業的扶持力度。樂山、成都、廣元等地,都建設了相關的科技園區,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進,前不久,廣元、西昌等市,還召開了發展低碳經濟的研討會。有資料統計,現在全省21個市州都提出了相應的低碳經濟的發展規劃或設想,直接從事低碳研究、開發、生產及配套服務的企業成倍增加,并且仍在不斷擴張中。伴隨著產業的迅猛發展,對人才的渴求顯得十分強烈。
【現狀】
低碳人才供不應求
前不久,在川內舉行了兩場與低碳產業有關的論壇,一是在廣元舉行的“低碳重建與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一是在西昌舉行的“攀西低碳經濟與陽光產業發展論壇”。兩場論壇除了研討低碳產業如何推進當地經濟發展外,一個重要的呼聲是,加強低碳人才培養,推進產業發展滲透。
成都某人力資源公司市場部經理張先生說,用工市場反饋的信息顯示,去年底以來,與低碳相關的行業如太陽能光伏電站、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家等企業,包括一些來自內蒙古、甘肅的企業,招工數量大量增加,但實際供應量卻很少。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是我省為數不多的專門開設有低碳專業課程的高校,2008年被樂山市授予“樂山硅材料產業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每年畢業100余名學生,早早就被企業搶購一空。”樂山職院院長薛建平表示,學校計劃盡快在師資、教學儀器和實習實訓設備上加大投入,將該專業在校生規模擴至2000人。另據了解,成都一些高校也在計劃興辦以低碳產業為代表的新型專業,以培養創新型、研究型人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