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噎廢食
無疑,技術是否領先,是控制副產品污染的一個關鍵因素。已經在上游建設16,000噸多晶硅項目的江西賽維就不為污染擔心,由于采用了國際最領先的生產工藝,賽維的生產線是一個完全閉環的循環系統,所有生產的廢料、廢氣可以在一個閉環系統里面重復使用,不會對環境產生任何的污染。
業內人士認為,技術是一項重要保障,“污染的情況是根據不同的技術來發生的,好一些的廠商可能把污染降低到比較小,但是對于一些倉促上馬又沒有足夠技術支持和團隊支持的企業,可能會帶來環保問題。”
對于自有技術并不能保證有效處理副產品污染的企業來說,引入外部的技術來處理就需要額外成本。一直關注新能源的凱鵬華盈董事周煒認為,“并不是說這個生產過程一定會造成環境的破壞,而是看企業愿不愿意投入成本去控制,本來是可以控制污染的。”
控制污染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這對一些企業產生了考驗。“有些企業是饑不擇食的,就好像有一個在長身體的小孩,他有時候不是說挑東西在吃,有東西吃就不錯了。”業內人士認為。
隨著技術的進步,污染將會得到更好控制。而縱觀世界科技發展史,工業革命的二重性從來就無法完全避開。在多晶硅制造領域,美國和日本也都經歷過污染時期,但是在技術進步以后,污染才慢慢減輕。
“這種問題其實既是一個環境問題,也是一個發展問題。就像胡總書記講的一樣,歸根到底是個發展的問題。因此,因噎廢食總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式。”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