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物質不可超標
日前正式發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與兩年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所涉及的污染物指標及限值相同,但在標準名稱、引用文件等方面有所不同。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對這一新規定進行了深度解讀。 這項標準中,規定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稀、甲醛、乙醛、丙烯醛這8種物質的濃度要求,其中,對于苯和甲醛的濃度要求分別為不超過0.11毫克/立方米和不超過0.10毫克/立方米;對于甲苯的濃度,車內標準是不超過1.10毫克/立方米;對于二甲苯和乙苯,濃度均不得超過1.50毫克/立方米;苯乙烯的濃度不得超過0.26毫克/立方米;乙醛和丙烯醛的濃度均不得超過0.05毫克/立方米。它適用于新車,使用中的車輛也可參照。
專家介紹,塑料、化纖織物、皮革、黏合劑等都可能成為車內的污染源。此次出臺的車內空氣質量標準在制定時參考了國外標準,但在有些指標限值上還不及歐盟、北美等嚴格。比如德國規定車內甲醛含量不能超過0.08毫克/立方米,我國的標準是不能超過0.10毫克/立方米。
選車之道:車有真皮坐椅,小心!
我們在購車時難道就要繼續“盲目”下去嗎?非也!記者通過采訪省會權威汽車美容專家,終于挖到了一整套挑選車內空氣質量相對好的購車之道,一起學學吧!
A 用料要考究 坐椅選絨布
裝修過的人都知道,做壁櫥有普通的三合板和禾香板之分,其價格相差兩倍多,價格成了環保性的度量尺。不可否認,價格高的產品在環保性上表現更好,所以有人說:“想買環保的車,就要從國際大品牌下手!”不過,大家都是百姓家庭,拿出五六十萬元買輛車的人還是少數。花更少的錢買環保的車,貌似更貼近群眾。
“新出的配件和材料可能導致車內空氣污染,無論是操控臺、坐椅,還是車頂氈、腳墊,所有零配件、膠水等汽車本身的物件都可能散發對人身體有害的物質。另外,車主喜歡打扮自己的愛車,而這些裝飾物也可能成為車內污染源。”三品車飾美容部主管邰峰認為,選擇一輛車可以先看中控臺,無論是塑料還是橡膠材質,做工及用料都一定要考究精細,以此來判斷用料的檔次;另外,絨布坐椅的味道要比真皮坐椅的小些,尤其是后加裝的兩三千元的“真皮”坐椅,里面散發出來的有害氣體很嚴重。
B 帶凈化器 這車更環保
“車里這么多有毒氣體,放在太陽下面暴曬一下,是不是能起到殺菌和分解有毒氣體的作用?”有些車主這么認為。實際上,一輛車在太陽下暴曬1個小時,車內溫度急劇升高,車內的有毒氣體會加速揮發,濃度可以達到平常的五六倍。不過,現在很多車型有太陽能換氣裝置,當夏天車內溫度過高時,太陽能換氣扇就會自動運轉,給車內降溫的同時,可以排出部分有毒氣體,車主就不用擔心當“小白鼠”啦 !另外,很多車型本身帶有空氣凈化和負離子發生裝置,比如沃爾沃、豐田以及捷豹、雪佛蘭景程、日產軒逸,都有類似凈化和監測的裝置,多數都相當管用。
C 車內有香味 多體驗一會兒
“在這里要糾正一個錯誤,并不是車內沒味,就代表沒有有害氣體;車內有味,就代表完全不好。”邰峰說,甲醛即使濃度很高也無色無味,而香味可能是廠家故意放的新車香氛,建議車主坐在新車里呆上十幾分鐘,感受一下是否頭暈惡心,是否有刺鼻的氣味。
“我聽過一種說法,就是很多豪華進口車在出廠前,都會在坐椅下方噴灑香氛,這種香氛是罐鋁制裝的,對人體無任何危害,它會使購車人產生一種愉悅感,這被叫做新車味。”業內人士劉松濤說,使用一兩個月后,新車味道就會散盡,所以有味道的車不能一棍子打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