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國家對碳稅稅率和征收的計劃實際上是放出早期信號,有對內引導的作用,企業現在就應對相關制度、體系和核算做調整和準備,以避免幾年之后措手不及帶來的高成本。
梁猛認為,減排行為和GDP增長之間、和企業發展之間,是不存在根本性矛盾的。“甚至可以說,如果企業對這個事情是一種排斥的心理,那么在不遠的將來,也就三五年的時間,吃虧的將是企業自身。”
同步播報
2013年可再生能源成本或低于化石能源
每經記者朱小雯發自北京
“如果不在今后5年采取具體行動實現低碳的新工業化進程,氣候變化災難性后果將不可避免。”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發布的報告首次為工業轉型過程設立了時間表。
這份名為《氣候變化解決方案II》的報告表明,到2014年,如果工業按照預計中的最快速度增長,市場經濟活動將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導致全球溫度的升高無法控制在2°C之內(即科學家認為的安全極限)。
報告認為世界各國政府可能只有從現在到2014年的短暫時間內采取必須的行動,“到那時,必須建立起可完整運行的低碳產業結構。”WWF全球氣候行動項目負責人KimCarstensen表示,我們需要從現在起向低碳經濟模式轉變,這就需要發展清潔和高效的產業,實現這些產業在接下來的幾十年時間里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持續增長。
向低碳經濟的轉型需要在資源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大量投資,這些投資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憑借自身條件最終實現商業化。報告測算,投資者預計將在2027年(可能還會更早)開始獲得收益。
報告對盈利臨界點做出預測:“預計在2013年到2049年這段時間內,世界所有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單位產品成本都將低于礦石燃料能源的成本。在能源價格較高的國家,這種價格轉換將最快發生。”在2013年~2025年間,所有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將超過化石能源,報告指出這還僅僅是一個保守的預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