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網型電站可以減少并網和外線費用,但要增加蓄電系統。蓄電池的價格隨容量和蓄電時間而定。如果電站同時有風力發電作為互補,則蓄電系統的容量要求可以大大減少。但如果僅僅依賴光伏發電,那么蓄電系統的容量就要大大增加,而成本也就成倍上升了。
而對于屋頂電站,光伏組件的價格同樣為15元-18元/瓦,由于屋頂可以直接固定組件,因此基建和支架費用可以降低到2元-3元/瓦,土地成本也可以省去。但是,由于屋頂電站通常規模較小,因此逆變并網部分的成本則有所增加,大約在4元-8元/瓦左右。這樣,屋頂光伏的成本應當在21元-29元/瓦之間。
對于計劃投資光伏電站的投資者來說,除了上述成本外,還必須考慮電網接入費用(外線費用)、道路費用、財務費用、運營費用。對于1兆瓦以上的光伏電站,如果能夠拿出投資額的1%-2%作為每年的運營費用就足夠了。
蘇州阿特斯總裁瞿曉鏵介紹,公司做過測算,目前條件下,1兆瓦以上地面光伏電站,阿特斯公司的建設成本可控制在25元/瓦。至于合理的上網電價,則還取決于發電上網收費的期限,10年、20年、30年等不同的投資回收期上網電價也價格都不同。如果假設貸款利率為4%-5%,年通貨脹率為3%,那么對于1兆瓦以上地面光伏電站,1.5元/千瓦時的價格,回收期應當在10年以內。
發電成本漸趨下降
江蘇省光伏協會秘書長魏啟東介紹,目前我國的光伏行業雖然已經在產品制造的規模上成為世界第一,但由于發展時間短,光伏的制造配套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突出表現在裝備制造、生產制程、質量管理和原輔料的生產方面,但上述問題正在逐步改善解決。
隨著多晶硅價格下滑,光伏電池組件成本逐步下降。光伏電池組件的生產流程由多晶硅、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等組成。2009年以前,光伏電池組件的制造成本主要是受多晶硅成本的制約。2008年10月前,多晶硅現貨價格高達400多美元/公斤。筆者從國內最大的多晶硅生產企業江蘇中能了解到,10月前下游廠家最多采取的長單價格也高達200美元/公斤。
瞿曉鏵介紹,2008年10月前,多晶硅占光伏電池成本的70%左右。但今年4月初,多晶硅價格已跌破100美元/公斤,在光伏電池成本中所占比重已降到50%以下。
業內人士分析,多晶硅價格有望進一步大幅下降,畢竟國內廠家的生產成本約為50美元/公斤,且國內產能已出現過剩。因此,多晶硅將不會再成為太陽能電池發展的瓶頸。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