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上網的實現條件,便是光伏發電的電價不斷下降,直至與競爭對手持平,甚至更低。”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說。
按照王斯成提供的發展思路,2009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基準價1.5元/千瓦時。如果中國光伏發電其電價將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到2015年,光伏電價可以降到1元/千瓦時,到2020年則可以達到0.6-0.8元/千瓦時。“光伏發電電價降到每千瓦時1元以下時就不需要補貼了,將完全實現"平價上網"。”
因此,王斯成指出,2015年,將實現光伏發電的用戶側平價上網;到2020年,實現發電側的平價上網。
這一發展思路從國家能源局有關官員的表態中也得到驗證。今年6月份,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出席一次討論會時就曾表示,能源局初步考慮,到2015年我國太陽能發電實現用戶側“平價上網”,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的價格與傳統化石能源基本持平。
業內人士透露,今后國家將建立適應太陽能光伏分布式發電的電網運行和管理機制,完善光伏上網電價形成機制。
光伏市場
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在裝機容量高速增長的背后,千億光伏市場正在孕育。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日前表示,我國光電產能每年翻一番,成本在下降。原來1千瓦光電發電成本約為4萬元人民幣,目前已降到2萬元以下。
分析人士指出,若按照當前每千瓦2萬元的造價來看,未來5年,投資在太陽能上的資金將達到2000億元。
業內人士透露,在政策上,太陽能產業發展將以提高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和降低光伏發電系統成本為目標,將更重視太陽能利用裝備生產新工藝和新設備的開發。
國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太陽能產業關鍵設備和材料廠商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其中,從事上游材料和設備的公司未來將受益于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和進口替代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增長速度要高于行業平均增長速度。相關公司包括天龍光電、中環股份、恒星科技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