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
談到職業生涯,王小川問了記者一個問題。一個出租車司機,他在北京首都機場排隊拉客,有可能拉到亦莊的,也有可能拉到望京的。前者因為遠,司機排隊等候也值,后者因為近,排隊等候可能比較虧,司機大嘆倒霉。
這時司機考慮是直接空車走還是等候,怎么規劃,要建立一個模型的話,該考慮哪些參數?
正在記者仔細思考時。王小川說這個問題我也懵了。參數太多,太復雜,油價、過路費,等等,有很多假設因素。
但是他只覺得做這種判斷只需要做一個假設:那就是出租車司機都不傻。如果有很多人在那里排隊等待“趴活”,就說明趴活比空車要值。否則隊伍就會變短。
“這是很公平的。回來跟趴活差不多,不用我考慮。主要是性格問題,如果你想安穩就直接空車回來,如果你喜歡冒險就等待。”
“什么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他對這個現象的體會是做長遠規劃是沒用的。有很多東西根本想不到。“走哪條路都差不多。”
他在清華也曾經有無數人來找過他,有很多機會可以切換工作,但是他也根本沒有想過什么東西未來會吃香——包括他正在從事的大紅大紫的搜索領域。
他認為,關鍵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做規劃,反而有了機會就能抓得住。
“做事要保持自己的優勢,進行積累。”他看過一本書叫《發揮你的優勢》。他自己就因為在做搜索引擎時已經做過兩次搜索方面的工作,包括Chinaren和搜狐本身的內容管理系統。而在Chinaren還積累了管理研發團隊的經驗,做教練的經歷使他有機會找到最優秀的人才。這些機會積累在一起就成就了今天的他。
雖然他很年輕,但是他認為搜狐工作時間比他長的人也并不多。而從他在Chinaren時候,他就管理了很多年紀比他大很多的員工,在這方面不成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