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取消 推動行業洗牌
就在風電企業四處籌資的同時,一則財政部取消對國產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提供補貼的消息近日也浮出水面。這對一些規模較小的國產風電設備企業來說可謂雪上加霜。
財政部2008年出臺的《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指出,財政資金將支持中國境內從事風力發電設備生產制造的中資及中資控股企業。對滿足支持條件的企業的首批50臺風電機組,按600元/千瓦的標準予以補助。
“對一些產品不成熟的小型企業來說,補貼取消影響比較大。但對大型風電設備企業沒有太大影響,因為市場份額已經有了。”牛國良說。
金風科技有關人士表示,補貼取消影響很小,因為該公司過去兩年1.5兆瓦的主流機型裝機已經超過3000臺,而補貼的只有50臺,相差太大。
“當年國內風電產業還沒發展起來,所以需要補貼。現在國內風電企業已經很強了,都可以出口了,確實用不著補貼。”施鵬飛說。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專家也告訴本報記者,國內風電產能在全球數一數二,補貼取消與否都不會帶來太大影響。
風電并網 問題尚存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并網容量的增加,今年以來,一些風電基地還不斷發生風電機組脫網事故。
2月24日,中電酒泉風電公司橋西第一風電場出現電纜頭故障,導致附近16個風電場的598臺風電機組脫網,損失風電出力占事故前酒泉地區風電出力的54.4%。國家電監會認為此次事故是近幾年中國風電“對電網影響最大的一起事故”。
4月17日,甘肅瓜州一風電場出現事故,引起系列反應,造成15個風電場702臺機組脫網,損失出力占事故前酒泉地區風電出力的54.17%。
4月25日,酒泉風電基地再次發生事故,上千臺風機脫網。在河北張家口,國華佳鑫風電場也發生事故,644臺風電機組脫網,損失風電出力占事故前張家口地區風電出力的48.5%。
據電網企業介紹,這幾次事故均將整個西北電網主網和華北電網主網的頻率拉低。
“風電基地建設規劃不能只考慮自身,還要考慮與電網建設規劃相協調。因此,風電規劃是系統規劃,不能僅站在風電產業的角度考慮問題。”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說。
上述能源所專家也表示,并網仍然是當前風電產業存在的一個首要問題,其原因既有技術方面的,也有資金方面的,更主要還是體制上的。
“未來可能在離負荷較近的地區,如在中部和東部地區開發分散式風電,這可以不受電網的制約。”施鵬飛說。
他表示,盡管中部和東部的風能資源較西部差,但現在機組價格也降下來了,開發商可以尋找有條件開發的地方建風電基地。
“總體上,今年就會出現洗牌,今年能挺過去的就能活下去,挺不過去的就要被淘汰。”牛國良說,“洗牌也是應該的。只有這樣,整個行業才會進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