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注冊資金一度翻了100倍
錢成為公司運轉的最大障礙。無奈之下,李衛武只好向省市領導寫信求助,懇求救救這家民營科技企業。后來,洪山區政府召開轄區銀行在公司現場辦公,當場決定貸款30萬元。
不久,一位殘疾人企業家也伸出援手,送來10萬元,幫助李衛武的公司建立了第一個實驗室,將產品進入到開發階段。
沒有錢買試驗用的瓶子,他就從收破爛的人那里買,消毒后再用。沒有配料鍋,就買來一口口大缸……
2000年,李衛武成功操作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引入股金1100萬元。到2001年7月,公司注冊資金從20萬元增加到2000多萬元,擁有了遍布11個省市1000多名區域經銷商的隊伍。
當時有媒體報道說,如公司順利上市,他將有上千萬資產。
那時,李衛武的公司人才濟濟。最多時,有28個教授在他的公司創業。
李衛武帶著教授創業的故事引起關注,他也被稱為“財富教授”、“教授革命領頭羊”。 最苦時公汽都搭不起
然而,李衛武的風光沒能持續太久。2003年和2004年間,連續的天災人禍又將李衛武逼到了創業的懸崖邊緣。
先是弟弟遭遇車禍去世。2004年,海南省遭遇了史上罕見的四次臺風打擊。公司在海南養蝦基地1000多萬元產品絕收,主導產品對蝦飼料幾百萬元貸款打了水漂。
公司的支柱倒塌了!現金流頓時中斷。2005年,500多萬元貸款到期,銀行起訴了公司,并查封了辦公大樓、國有土地、銀行賬號、科研所和工廠等一切生產經營場所。工廠停工、員工出走……公司面臨倒閉破產。
為了歸還銀行債務,李衛武甚至只得借用弟弟的撫恤金還債,將大妹妹600平方米的房子抵押貸款充當公司的流動資金;將小妹妹全家的資金借貸歸還科技大樓工程款,將自家的全部積蓄拿來為員工發工資……李衛武一個人幾乎害得兄弟姐妹傾家蕩產。
厄運還在延續。2006年,“病急亂投醫”的李衛武被幾個“資本運營高手”所騙。他們以銀行貸款、融資引資為誘餌,騙取了李衛武教授創業團隊930萬股權。
“2006年最苦的時候,我流落在外連一元搭公汽的錢都沒有。”李衛武嘆氣說。那一年,他學會唱《流浪歌》:“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啊夾著雪花,把我的淚吹下……”
10年后重燃上市夢想
那時,很多人以為,李衛武大勢已去,不可能東山再起。但是,他們錯了。
“他們低估了我。”李衛武說。被騙之后,他選擇了反擊,走上了漫漫的投訴之路。最終,法律幫助李衛武奪回了財產。2007年,他還清了所有銀行債務。
很快,他引進了一家公司。2008年,在新洲辦了占地75畝的工廠,建起了科研大樓。去年,李衛武還到孟加拉國聯系了出口。現在,李衛武又忙著在鄂州建設18000平方米的生物飼料廠。經過幾年的努力,暢響公司將形成年十萬噸生物有機肥的規模,將進入全國同類行業前幾名。
“一年,我這個咸魚就翻身了。”如今,李衛武開始瞄向資本市場。其實,早在2001年,公司就進行了上市輔導,成為中國證監會擬上市企業,湖北省上市后備企業,結果一等就是10年。去年創業板開通,李衛武又重新燃起了上市的夢想。李衛武說,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通過3至5年的努力,實現公司上市。
◇記者手記
“教授老板”夢向現實低頭
21日下午,記者來到李衛武的辦公室。辦公樓竟然是租住的一套私人住宅樓。董事長李衛武的辦公室很小,一張辦公桌,一個書柜,一把靠椅,一臺電腦。背后的墻壁上掛著放大的照片,比眼前的李衛武要意氣風發得多。
“那是我10年前剛創業時照的。”李衛武解釋。
今年,他68歲,離最初創業已12個年頭。
“教授經商,賠得精光?”10年前,李衛武說這句話時還帶著玩笑。這次說出口時,李衛武則顯得一本正經。
10年前,他立下豪言壯志:建成由幾十名專家教授組成的中國最大的民營教授公司。如今當記者再提起此事時,他卻連連擺頭,“那是過去的事了,現在變了,早變了。”如今,他想著盡快實現公司能在創業板上市。
他說,自己可能是個成功的教授,但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采訪結束時,看到記者要照相,李衛武趕緊整了整襯衣,笑著說:“不能照得太老了。現在湖北遍布我的學生,讓他們看到了不好意思。”
“我不向往成為企業家,我希望永遠是一個老師。”臨走時,李衛武特意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