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死棋
桑德環境董事長文一波此前向記者表示,日本一噸垃圾處理需要4800元,而中國在北京也只有100元/噸,處理費太低,是垃圾無害化處理的一個障礙。
“例如,焚燒爐溫度得達到一定溫度才能有效降低二噁英散發,但是這就需要添加煤,運營費太低,處理廠都不肯添加煤,”聶永豐舉例說。
垃圾處理收費問題,被看做《意見》中解決垃圾圍城問題最有效的工具。
《意見》第19條中就提出,健全收費制度。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推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也就是說,“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繳納垃圾處理費”。《意見》把具體收費標準制定權交給了地方政府。顯然,《意見》給各地政府開征垃圾處理費提供了依據,然而,就在《意見》出臺后不久,廣東省住建廳5月11日就在網上公布了調整垃圾處理收費的征求意見稿,未及半日,該意見稿就被撤下。
廣東省物價局有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該方案并不成熟,另外就是當前物價形勢比較嚴峻,垃圾處理收費涉及面廣,需要另擇時機出臺。
事實上,2002年廣東省就頒布了《廣東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管理辦法》,開征垃圾處理費。
目前,廣東省地級市以上城區都開征垃圾處理費,23個縣級市城區開征生活垃圾處理費的有16個,開征率為69%,44個縣的縣城開征生活垃圾處理費的有9個,平均開征率為21%。
廣東省住建廳巡視員劉錦紅曾表示,廣東省生活垃圾收費標準偏低,居民每戶每月平均為6.43元,最低每戶每月平均僅1元。2009年,廣東省已開征生活垃圾處理費的市、縣、鎮應收15.9億元,實收13.1億元,收繳率為82%。平均征收標準為73.89元/噸,據測算,生活垃圾處理平均成本為118元/噸。
與廣東省相似,北京市也在日前出臺了城市垃圾處理收費的管理辦法,但是僅僅是通過政策,并沒有具體提出垃圾處理費征收標準,也沒有具體的開征日期。而上海則在同一時期表示,暫時不考慮開征垃圾處理費。
聶永豐表示,垃圾處理收費難問題,始終是制約垃圾處理問題的難題。雖然《意見》中提出了“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但是垃圾計量、垃圾處理設施運營信息透明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問題。
以北京為例,其準備推行垃圾計量收費,并且按照產生垃圾的量實行梯級收費標準,產生越多,收費越高。但是這個政策對于餐飲服務業等可能有效果,而對于普通居民家庭來說,如何進行計量是一個問題。
除了物價形勢和計量問題以外,公眾缺乏對環保事業的參與,也是垃圾處理費征收難的原因。
由于垃圾處理場運行信息不透明,很多居民擔心收費以后,垃圾處理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或者垃圾處理廠處理能力和技術上不去,不能解決垃圾圍城等問題。
此外,大多數城市家庭都已經繳納了垃圾清運費和衛生費,以及物業費等涉及垃圾處理的費用,如果再增加垃圾處理費,在收費上需要給出充分理由。
文一波表示,采取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的辦法比較好。中央財政可以支持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城市支付一些城市垃圾處理費,而東部城市財政完全可以自己支付垃圾處理費。
以北京為例,每年300萬噸的垃圾,按照100元/噸計算,每年不過3億元的垃圾處理費。垃圾處理廠可以通過BOT等市場化融資方式解決,運營費用就以垃圾處理費的形式由財政支付。北京2010年財政收入超過2300億元,僅補貼公交每年開支就在100億元以上。對于解決城市病的大問題,垃圾處理問題,每年3億元,對政府財政不構成壓力。
而要解開這個棋局,聶永豐認為,建立居民和政府、垃圾處理廠之間的信任和溝通機制,比建立收費制度更重要。
聶永豐表示,住建部等部門正在醞釀出臺垃圾處理場的監管運行辦法。
《意見》中也提出,建立評價制度。加強對全國已建成運行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狀況和處理效果的監管,開展年度考核評價,公開評價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運營單位失信懲戒機制和黑名單制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