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過去,楊小華的名片派出了近千張,可是沒有接到一單業務。腰酸背疼地躺在床上,楊小華自己安慰自己:肯定有市場的!只要堅持下去!
為了讓購房人更信任自己,楊小華開始系統地學習。
白天他還是在工地上挑磚擔瓦,晚上就去電大認真上夜課。近半年時間的學習,2000年9月,楊小華順利拿下了工民建筑專業畢業證書,同時,半工半讀的楊小華深得基建隊老板的賞識,被委以重任,成為項目負責人,工作也日益繁重。
不,當然不能為此放棄那塊巨大的蛋糕,一定要將看房進行到底!只有做沒人做過的事,才會大有“錢”途。楊小華干脆辭去工程隊項目負責人的職務,在其他建筑工人不解和惋惜的目光中,做了一位全職的看房參謀。
野心是真正的無價之寶,楊小華決心機智地打開市場東莞某大型樓盤第四期地產項目動土不久,楊小華以購房者的名義深入施工工地,察看施工質量,從基礎槽開挖,到項目封頂,每一道工序都沒有落下。
2000年9月,該地產項目公開發售,趁著看房的機會,楊小華對身邊幾位準業主說:“我建議你們別買A號樓,雖然A號樓戶型、朝向和景觀都不錯,但經過一個雨季,墻垛就會有裂縫。”這幾位準業主都不信,笑笑哄哄的:哪有替樓盤算命的?楊小華遞張名片上去,準業主們都不肯接。楊小華不氣不惱:“要相信科學。如果明年春季房子果真如我所言,5月1日,我們還在老地方見。”
五一前后,該項目交樓了,那幾位業主,果真在A號樓前等楊小華——A號樓墻垛果真裂了幾條縫。其他幾幢樓的業主把楊小華圍住了,都來刨根問底。這時,楊小華才娓娓道來:“A號樓在挖基礎槽時,沒有挖完浮土,便開始搗制墊層和構造柱,通過春雨的下浸,浮土必定下沉,這就導致了承重墻受到牽引而開裂。”
業主們這才服了,趁著還沒收樓的關鍵時刻,都紛紛請楊小華去看房,楊小華說:“可以,不過每套住房要收取2000元看房咨詢費!”貴是貴點兒,可是對于幾十萬的一套住房,值得!花點兒小錢可能就一勞永逸,業主當然愿意。
2001年5月,楊小華在這個樓盤一連看了50多套住房,都看出了問題。問題較嚴重的,勸業主退房,存在問題但不影響使用的,楊小華便提供解決方案。由于楊小華的介入,引起數十戶業主退房,同時也導致了這家開發商的高層“大換血”,這在當時東莞的房地產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這次楊小華賺了10萬元,名聲大噪,同時也使“看房參謀”成為街頭的熱門話題,市民漸漸接受了“購房一定要請專家把關”的觀點。
業務開始應接不暇,楊小華成了“看房參謀”的代名詞。不滿足“散兵游勇”,他找到當時服務過的工程隊,請施工員和技術骨干兼職。凡是兼職的員工,通過業務的多少提取報酬,以壯大這支“看房參謀”的隊伍。到了2002年5月,楊小華手下的“看房參謀”已經有了50人之多,其中有高級工程師職稱的3人,中級職稱的31人。
去年國慶期間又是樓市的旺季,楊小華準備大干一場,他仔細分析了東莞樓盤的布局,漸漸摸清了東莞的豪宅、水岸樓盤、白領公寓的位置和價位,然后再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同時楊小華把有相同需求的客戶集中起來,組成“看房聯盟”,眾多購房者在一起也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楊小華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新的麻煩也層出不窮。看房參謀私下跑單,甚至自立門戶,使楊小華的業務量大減。根本不需要什么投資、僅靠技術和智慧獲取利潤的新鮮行業,一定會有人“追尾”。楊小華曾經為此苦惱過,但慢慢又定下腳步,有了更大的野心。
在推出“看房聯盟”的時候,楊小華和售樓人員直接溝通,了解到商品房的銷售價格由成本費用、期間費用、稅金等等組成,其中期間費用和利潤有很大彈性空間,開發商能根據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但購房者并不清楚其中奧妙。
楊小華想,如果把“看房聯盟”升級為“集體購房聯盟”,用大業務去和開發商談判,會取得更低的價位;另外,自己具有專業知識,能對公共設施的計算、相關管線的設計、營建成本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議,也能讓開發商不得不讓價。
于是,楊小華代表購房者,和售樓經理斗智斗勇,屢戰屢勝。同時,楊小華也堅持自己的立場,“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些開發商主動邀請楊小華帶客戶去看房,并支付車馬費,讓他按購房成交量提取報酬,但都被楊小華拒絕。生存之本、發展之本都是購房者,陪客戶看房才是他的正經職責,他代表的是客戶立常也有一些開發商畏懼楊小華“挑刺”,所以專程找他加盟,每月付2萬元聘請他為質量監督員……楊小華都婉言拒絕。
既而,楊小華又和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和環保檢測部門聯系,互通有無,共享業務資源,增加了看房參謀的法律服務、會計服務和環境檢測等功能,從客戶看房、簽訂購房合同到裝飾后房屋的環境質量檢測和整改,進行一站式服務。
“看房參謀”替人看房,又替人免費談判,讓購房人省心不少,增加了看房附加值,老客戶帶來了許多新客戶,如今楊小華在當地已經赫赫有名,順利賺到第一桶金,引導事業朝更大的空間發展。
如果你暫時沒有成功,沒有地位、財富,無關緊要,只要你有野心,有把野心貫徹到底的智慧和毅力,那么站在金字塔的塔頂,指日可待。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