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企業負責人表示,一些廠家打出的所謂“擦邊球”,目的就是為了誤導消費者。消費者在選購太陽能熱水器時除了認準真品牌,看其有沒有加施“金太陽”產品認證標志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國內市場銷售的知名太陽能熱水器都通過了“金太陽”產品認證。消費者只要認準“金太陽”認證標志,便可以放心選購所需的熱水器產品。
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國內貼牌熱水器占到整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20%以上。而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個數字可能還是比較保守的。這種所謂貼牌產品對整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負面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有專家在評價“金太陽”認證對消費者的消費價值導向作用時稱,“金太陽”認證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精品認證”,目前我國4000多家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中,僅有30家企業的太陽能熱水器通過了“金太陽”產品認證。因此,消費者只要選購獲得“金太陽”產品認證標志的熱水器產品,其權益完全能夠得到保障。
國家將出臺強制性標準
據了解,我國對于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產并沒有實行“生產許可制度”,大部分太陽能熱水器一般不使用電,也不需要通過中國強制認證。盡管國家已經出臺了太陽能熱水器的相關產品質量國家標準,但所有上市銷售的太陽能熱水器并不需要單獨檢測,只要企業按照國家標準來生產,自主承諾保障產品質量就可以上市銷售。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在太陽能熱水器行業進入門檻方面,缺乏嚴格質量把關環節,而代表高端水平的行業認證也沒有被管理部門重視,因此導致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亂局。
針對“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準入門檻低”的觀點,朱俊生認為:“中國已有太陽能熱水器國家標準23項,問題不在于沒有標準,也不是標準水平太低,而是對于市場的監管不力。”
鑒于“金太陽”認證是非強制認證,完全由企業自愿送交檢驗認證,而當前施行的太陽能熱水器國家標準僅具有指導作用,對企業并沒有約束作用,強制性質的國家標準出臺顯得頗為急切。朱俊生向記者透露:“強制性的能效標準已經完成,業已上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但還要跟國際標委會協商,因此還要拖一段時間。”而據他介紹,這一能效標準帶有強制性,且更為詳細。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總工馮興福也表示:“要進一步提升行業標準,從技術、市場角度規范行業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