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童年:身患殘疾酷愛鉆研
1951年10月,王江民生于上海,后搬回老家煙臺。他3歲因患小兒麻痹后遺癥而腿部殘疾,每天因行動不便不能下樓,只能一個人孤獨地從屋內窗前呆呆地看著樓下別的孩子玩耍,日子久了便形成了內向的性格。
一位和王江民從小同住煙臺地委大院的發小兒黃先生告訴記者,江民因為身患殘疾,上學后經常被別的孩子欺負和嘲笑,讓他有些自卑,言語不多。“但他內心極其要強,正是這種童年的悲慘遭遇,激勵著江民做出連健全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我對江民印象最深的是江民非常聰明,喜歡鉆研,上小學時,就比較喜歡自學無線電,搞半導體收音機。”黃先生說,從礦石收音機到晶體管收音機,再到電唱機留聲機,這些東西江民全都鉆研透徹并親自動手成功制造出來過,當時就讓身邊的人對江民另眼相看。
創業傳奇:獨創殺毒軟件
1971年初中畢業后,已經20歲的江民,進工廠當了普通的技術員,后來被調到了一家國有企業,從事光機電設計和工控軟件設計,靠著自己的刻苦鉆研,獲得了包括國家級科研成果在內的20多項創造發明。江民38歲那年,單位進口了一臺IBM電腦,第一次接觸電腦的江民一下子被迷住了。
后來他自己買了臺電腦,這讓江民如魚得水,也改變了江民的人生軌跡。有了電腦后,他開始發現電腦總有病毒出沒,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喜歡動腦的他便自己嘗試著寫程序來殺這些病毒,效果明顯,很多人都找他索要殺毒軟件,這便是后來影響了最早一代計算機用戶的江民KV系列殺毒軟件。
很快,他研制的殺毒軟件從煙臺流到了北京中關村,但當時他從代理商那兒就只能獲得幾萬元的代理費,直到江民遇到了自己后來的第二任妻子,時任《電腦教育報》廣告部主任的高寧。
“當時國內幾乎還沒有什么像樣的殺毒軟件,憑我對市場的敏感,我當時就勸王老師去中關村下海開公司。”高寧在見到王江民之后,對王江民的人品和能力產生了崇拜之意,這也促成了二人的一段姻緣和創業佳話。
1996年,在高寧的幫助下江民科技完成了繁瑣的注冊過程,公司安頓在36平方米的兩間房子里,江民開始夜以繼日地狂寫新的殺毒程序KV300.“他的腿不好,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動不動,晚上睡覺時腿腳冰涼,顧不上喝水,滿嘴起泡。”高寧對記者講起當年江民創業的情形,歷歷在目,禁不住開始哽咽。
憑借著過硬的技術,江民的KV300上市大賣。
“那時候,江民殺毒軟件有些硬通貨的味道,生產多少賣多少。經銷商們經常是拎著大捆的現金堵在公司要貨。”高寧說,到了晚上收工,看著堆在辦公室里一摞摞的鈔票,都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商戰自衛:邏輯炸彈奠定地位
江民的殺毒軟件賣到了祖國大江南北,與此同時,由于殺毒軟件市場當時的利潤豐厚,許多盜版也紛紛在市場涌現,由于價格低反而使得江民的正版突然滯銷。
王江民進行了自衛反擊,拋出一個在中國軟件業赫赫有名的程序——邏輯鎖,后來被業內稱作“邏輯炸彈”,內置于KV300的升級包中,只要盜版軟件一安裝,用戶機器便無法運行,只能采用江民的軟件破解,這招鎖死了大量盜版制造者的機器,也奠定了江民縱橫馳騁中國殺毒行業數十載的江湖地位。
此后,江民的反病毒軟件迅速發展,產品很快占據了反病毒市場的90%以上,王江民這位中國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程序員也成了中關村的億萬富翁,躋身“中國IT富豪榜50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