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節能市場出現’一大兩高一強’
佛山市美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兵
許兵2000年只身南下廣東,一邊擔任職業經理人的角色,一邊尋找潛力行業作為創業起點。2003年加入東莞一家國內知名港資照明企業,自此展開了與照明行業的一段姻緣。
今年國內的節能燈市場給了業界同仁太多的深刻記憶,夾雜著驚喜與激動,混合著苦澀與落寞;自風雪中艱難地跨過2008年年關,我們的照明行業就與’節能燈’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2008年是名副其實的’節能燈年’。今年的節能燈市場總體表現為四大趨勢,我們可以用’一大兩高一強’來形容今年的節能燈整體市場行情。
一大整體規模進一步擴大
縣、鄉、鎮等二三級市場的銷量大幅提升,國家節能補貼政策的頒布實施和消費者節能意識的增強,有力地促進了節能燈的整體市場表現,并為節能燈進入鄉村、削減老百姓購買成本創造了有利條件。
兩高中高檔節能燈成市場主流
中高檔節能燈開始占據一、二級市場的絕大部分銷售,低檔節能燈逐步退出一級市場,二、三級市場的比例也逐步降低。消費者對節能燈構造、原理有了更多的認識,消費更加理性,商家與消費者的信息占有趨于平等。隨著80年代、90年代消費人群的崛起,商品的環保、健康、實用和裝飾性將在買賣成交過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價格已不是成交的決定性因素。
節能市場進入高度競爭階段
市場競爭加劇,市場份額被不斷瓜分,持續碎片化。次貸危機,股市、房市、金融低迷,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新勞動法的出臺,照明行業的經營成本和風險急劇擴大,企業之間的競爭行為由隱性升級為顯性。外銷企業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處境困難,開始把目光轉向國內市場;在國內,一些行業領頭企業開始進行多元化運作,如雷士、三雄、歐普等行業巨頭相繼進入節能燈行業,節能燈成為眾多實力品牌多元化的核心配套,對于沒有品牌號召力和產品單一的節能燈生產企業而言,要么淪為品牌企業的產業鏈的一環,要么走出一條屬于自身的個性化品牌之路。
一強行業知名度和社會關注度前所未有增強
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于上半年聯合下發十一五期間財政補貼1.5億支節能燈紅頭文件,并交由各級人民政府分段執行;時隔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質檢總局又把節能燈納入第三批節能標識產品范疇;持續不斷的政策導向,使照明行業、節能燈等關鍵詞以爆炸性的頻率出現在各大主流媒體,并深入到鄉鎮,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了一次全民節能知識普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