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湘洪委員認為,考慮到我們社會的承受能力,可以逐步分階段推進。首先要把輿論做在前面,把我國能源的資源狀況、生產狀況、消費狀況、可持續供應能力讓百姓了如指掌。
關鍵詞二:電改
2011年全國兩會前夕,一則關于電網主輔分離改革重啟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消息稱國資委正在抓緊制定電網主輔分離的方案準備工作。不少人認為,從“廠網分開”之后就沉寂多年的電力體制改革重新破冰。而在今年全國兩會討論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要取得明顯進展。
本報記者從某輔業集團了解到,今年1月份,國務院已經批準了四大輔業重組方案:新組建兩個集項目總承包、工程管理、設計、施工等一體化的綜合性電力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葛洲壩集團分別進入兩個新組建的集團公司,作為二級企業,保留法人地位。電網企業中,區域、省級電網企業所屬的勘測設計企業,火電、水電施工企業和修造企業也進入這兩大集團內重組。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方電網原董事長袁懋振證實了上述消息。他向媒體表示,最終敲定的主輔分離方案中保留了電網企業的送變電業務,是由于考慮到送變電對電網的維護、檢測、傳輸十分重要,特別是電網發生意外情況時。而將設計院與修造業務分離,整體說來對電網影響不大,將來這兩種類型企業的效益將主要依靠市場。袁懋振還透露,南方電網有望在一年內完成主輔分離工作,且等待剝離的輔業企業職工思想也比較穩定。
另一方面,本報記者從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獲悉,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和南方十幾家電力建設公司組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望今年5月份掛牌成立。
沉寂九年,電改終邁步,然而對于電改,“兩會”的期望不止于此。
“這樣的主輔分離方案并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壟斷加劇的擔憂,“四大輔業公司分成了兩個,將現有的業務向綜合性發展,其實是抑制了民營資本的進入和市場化的形成。”
“主輔分離改革,相較于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阻力要小得多,也簡單得多。”一位電力的全國人大代表對本報記者說。
一位權威電改人士毫不遮掩地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失望:“現在從電網企業剝離出來的輔業不過是‘代管’的。參照國外的電力市場,如果電網企業以安全為由不放開送變電業務,那么‘輸配分開、競價上網’也無法進行下去了。”
“電網企業的觸角伸向了上游行業,收購了裝備制造業,其保留下來的上游行業可以悄悄‘藏’在送變電業務里。要盡快實現主輔分離,將自然壟斷性電網業務的考核方式,由考核其盈利性變為考核單位資產輸、配電量等經營效率。”上述電改人士進一步說,“目前在輸配電價改革方面,國家既定的‘劃小電網企業財務核算單位、從而實現政府對各級電網企業分別單獨定價’這項最為關鍵的工作多年來按兵不動,而在2006、2007年兩次以正式文件突兀頒布‘分省電網輸配電價標準’,公布了各省電網企業經營每千瓦時電量的平均輸配電價約在0.09元至0.13元上下,但并沒有說明該標準如何付諸實施。特別是在中央和國務院做出的‘主輔分開’決策長期難以貫徹實施,該標準并未反映出電網企業的設計施工等輔業及‘三產多經’的成本和利潤在其中的總量和比重以及電力監管部門對標準實施中監管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等。”
記者就此重組方案詢問其他相關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網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賈福清和全國人大代表、葛洲壩集團總經理楊繼學均向本報記者表示,還沒有接到具體的重組方案通知,不便披露信息。
據悉,最快會在全國兩會結束后,相關部門將正式公布電網主輔分離新方案。期待“十二五”能源體系改革走得更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