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礦產企業必和必拓公司也宣布,將斥資47.5億美元收購位于美國阿肯色州的一處頁巖天然氣項目,并稱這項收購標志著該公司進入美國頁巖氣市場。此前英國石油公司CE海沃德曾在2010年的達沃斯年會上表示,從頁巖中提取天然氣的新科技,完全改變了美國的游戲規則,改變了美國能源市場的局面,還可能會改變美國未來。
目前在美國從事油頁巖勘探的公司主要有EOG資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Whiting Petroleum以及Brigham Exploration等。自去年8月國際油價啟動上行攻勢至今,上述四家公司的股價分別上漲30%、75%、62%和110%。
歐盟領跑新能源產業
作為新能源發展的起源地,歐盟在替代能源開發利用方面一直是全球的領頭羊,其成員國也一直在發展清潔能源和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加大投入。
2008年12月,歐盟通過能源氣候一攬子計劃,并于2009年3月宣布在2013年前出資1050億歐元,確保歐盟在“綠色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此外,歐盟委員會還建議歐盟在未來10年內增加500億歐元發展低碳技術。
歐盟各成員國也都設立了自己的新能源發展規劃。其中,法國提出在2020年以前完成太陽能裝機300萬千瓦;英國政府宣布希望在2012年將再生能源占全部供電量的比例提高至20%;葡萄牙預計2020年之前達到55%。如今,歐洲不僅是世界上新能源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也是并網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裝機最多的地區之一。
2010年中期以來,德國SMA太陽能科技公司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建設的海外首座逆變器生產加工廠投入生產,該基地建成后,SMA美國生產工廠的年太陽能逆變器產量將達約10億瓦特,未來擴展空間廣闊。
“帶著鐐銬的舞蹈”
盡管目前來看,開發替代能源是解決能源危機的唯一有效途徑,但開發替代能源同樣面臨很多問題。以油頁巖為例,美國政府很早就對相關工程對空氣質量、地表水和地下水質量、土地復墾與恢復以及生態和健康等問題制定了嚴格的標準,但這些標準在確保環境可持續性的同時,也影響了油頁巖的開發進程。
此外,全球各國家和地區從自身的能源安全和本國利益出發,從2003年起加快生物燃料的政策引導,使得生物燃料投資和生產得以迅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生物燃料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帶來全球糧食需求結構的改變,大幅增加了糧食消費,進而帶動糧價上漲。
目前,全球糧食價格已逼近2008年糧食危機時的歷史最高水平,而糧食庫存水平處于20多年來最低點。更令人擔憂的是,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2011年全球糧食作物產量將下降2.1%,糧食供應仍將趨緊。
不過有分析人士稱,發展生物能源是雙刃劍,發展好了會帶來全球氣候狀況改善,自然能夠帶來糧食增產;也會帶來階段性的不良影響,包括糧價上漲和供求關系不穩等。但不能因此限制生物能源的發展,即使帶著“鐐銬”也要“跳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