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通過統籌推進、嚴格問責、節能發電調度、運用市場機
制、加大技術推廣與評估、開展區域聯防聯控、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措施,有力地促進了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工
作。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平均供電標準煤耗為340克/千瓦時,同比下降5
克/千瓦時。全國脫硫機組容量達到4.7億千瓦,占煤電機組的比例約為76%,單位火電發電量二氧化硫排放3.2
克/千瓦時,同比下降0.6克/千瓦時。此外,全國已投運的煙氣脫硝機組接近5000萬千瓦,約占煤電機組容量的
8%,燃煤電廠大氣汞污染控制試點工作也準備開展。
由于脫硫成本高,在政府節能減排政策推動下,許多火電企業面臨極大的減排成本壓力。隨著小機組關停
工作基本完成,節能減排的潛力越來越小,難度越來越大,費用越來越高。
重壓之下,電力企業被迫艱難轉身,在扎實推進污染減排的同時,開始積極推動自身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同時繼續發展大容量、高參數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從各個角度開拓節能
減排新思路,尋找新方法。
報告顯示,“十一五”以來,我國清潔能源得到較快發展。水電、核電、風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等裝
機建設步伐加快,2009年底,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占發電裝機總容量的22.51%,居世界首位;風電連續4年實現
倍增式增長;太陽能、生物質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開發提速。
污染控制技術達世界先進水平
脫硫脫硝如何從容應對?
我國燃煤電廠煙氣除塵技術經歷了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在除塵器選擇上,初期為旋風除塵器、多管
除塵器、水膜除塵器,上世紀80年代起,靜電除塵器被廣泛使用。報告顯示,我國目前燃煤電廠排煙除塵方式
以靜電除塵為主,采用靜電除塵器的鍋爐容量占95%以上。隨著袋式除塵器濾袋材料性能的改善及排放標準的
嚴格,近年來袋式除塵器和電袋除塵器應用呈上升趨勢。報告認為,我國燃煤電廠煙塵控制已經發展到應用最
佳可行技術的階段。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