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到操作層面,30個國家分別設立碳交易登記處,負責追蹤碳交易許可證的所有權流轉,管理交易賬戶,相當于為交易者搭建虛擬交易平臺。
歐盟委員會調查后認定,這起針對百仕通公司的賬戶攻擊系有組織行竊,可能涉及一些國家碳交易登記處工作人員或某些碳交易企業員工。
類似許可證失竊事件曾在波蘭、愛沙尼亞、奧地利、希臘等地發生。歐盟委員會統計,失竊許可證總額為2800萬歐元(3800萬美元)。
一些市場分析師認為,百仕通公司碳配額失竊凸顯歐盟碳交易機制諸多隱患:各國碳交易登記處“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管理;一些交易登記處安全機制脆弱,難以保障賬戶安全;交易市場未設中央結算機構,難以實現凈額清算;缺乏相關法規界定碳交易許可證的法律地位。
成長陣痛
碳交易市場的分散化運行模式增加追蹤失竊許可證的難度,也加大市場參與者的交易風險。碳交易登記處往往難以核實許可證是否“干凈”,而像托爾尼基迪斯這樣的交易員更無從知道他們購入的許可證是否來自正當渠道。
許可證失竊后,歐盟委員會要求,各國交易登記處必須加強安全措施才能重新與碳交易市場“聯網”。
托爾尼基迪斯明白,追回失竊許可證將是漫長過程。行竊者得手后,在碳交易市場找個買家銷贓并非難事。許可證易手之時,竊賊就可“迅速消失”。
代表碳交易市場參與者利益的國際碳排放協會負責人亨利·德溫特告訴美聯社記者,這家協會大約一年前曾提醒歐盟委員會,一些國家的碳交易登記處安全機制存在漏洞。在他看來,歐盟碳交易機制尚處發展初期,仍需一定時間才能完善。
英國一家咨詢企業高管托馬斯·拉斯穆松說,對歐盟碳交易市場這一新興金融市場而言,交易登記處的安全問題是“成長的陣痛”,但不會傷及筋骨,“如同銀行發展早期……那時候搶銀行也容易得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