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點示范,全面提升。從重點行業和地區選擇典型企業和項目進行試點并推廣,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提升整體水平。
5.企業為主,政府引導。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政府注重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加以支持、引導和規范,實現促進發展和有效管理的統一。
到2015年,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形成若干個區位優勢突出、自主創新能力強、產業集中度高的環保裝備產業基地,以及一些在行業具有領軍作用的大型環保裝備企業集團,培育一大批擁有著名品牌的優勢環保裝備企業,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環保裝備出口不斷擴大。
記者:具體來講,應主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崔艷紅:1.健全環保裝備發展的體制機制。制定環保裝備的發展規劃。加快完善我國環保裝備標捉體系建設。規范市場秩序,建立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研究制定環保裝備的評價方法和新能指標,設立權威性的質量檢測機構,建立環保裝備監督管理和質量檢測體系。建立規范的環保產品認證制度,按照企業自愿參加、國家統一管理的原則開展規范的第三方認證工作。
2.實施重點示范工程。選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能夠推動產業整體技術進步、提升裝備制造能力的領域,開展首臺套示范工程。選擇化工、鋼鐵等高污染行業,每年支持若干重點領域,對市場急需、技術成熟、治污效果好的重大關鍵技術實施產業化示范專項工程。
3.建設環保重大技術與裝備創新平臺體系。充分發揮國家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技術中心、監測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的引領作用,引導其開展環保基礎技術研究和行業共性技術研究,提升解決環保產業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的技術創新體系。確立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主體的地位,增加技術開發的投入。建設大型骨干企業級的技術創新中心,開展相關共性技術、重大關鍵技術及其工程化研究,提升解決企業或相關領域的重點技術發展問題的能力。積極推進技術創新聯盟的建設。探索完善運行機制,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在條件成熟的領域建立新的技術創新聯盟。
4.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培育若干個集工程總包、設備研發制造、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服務為一體,在行業起領軍作用的具有綜合實力的大型環保裝備集團。鼓勵部分具有技術和資金優勢的科研機構、投資公司以參股、控股等多種方式進入環保裝備領域。支持和引導一批環保裝備制造中小企業,進軍主要配套件及零部件領域,通過專業化重組、改制等方式,向“專、特、精、新”方向發展,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為大企業提供專業化配套服務。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選擇人才技術密集、已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地區,建立環保裝備產業基地。
5.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參與的投資機制。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形成多元化投資格局。運用財政性資金,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設立環保裝備產業引導基金,支持環保技術開發、中試和產業化發展。探索環保裝備產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形式。鼓勵具有技術優勢、市場前景好、企業運作良好等符合條件的環保裝備企業,通過境內外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吸納社會資金或在資本市場籌資。鼓勵各類企業和社會資金進入環保裝備領域。
6.制定促進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發布《環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提出鼓勵發展和淘汰產品的方向以及相應的政策措施,引導環保裝備發展方向達到優勝劣汰的目的。制定和落實相關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資源綜合利用減免稅政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