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以色列的滴灌技術,以色列的滴灌技術在中國擁有很大的市場份額。通過兩國專家的合作,自然條件與以色列較為接近的中國西部地區,已從中受益。
與此同時,中國還以農田水利為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的配套改造,擴大節水灌溉面積,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農業節水。
在農業灌溉用水占總供水95%的新疆,“十一五”期間,已完成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投資7.38億元,可實現年均節水量1.33億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積450萬畝。今后10年,新疆將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00萬畝。
據水利部統計,2000年至2009年,共安排西部地區142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中央投資89.1億元,占全國的44.6%。項目實施后,共新增、恢復灌溉面積1020多萬畝,改善灌溉面積3900多萬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約40億公斤,新增節水能力約70億立方米。
2009年起,水利部啟動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00億元,以縣為單位整體推進,在全國高標準實施了850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對現有小型水源工程、灌區末級渠系等進行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
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新階段西部大開發水利工作中,將在有條件的地區新建一批重點灌區,努力增加和恢復灌溉面積,積極推動保障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嫩江尼爾基水庫、內蒙古綽勒水庫、寧夏沙坡頭水庫、四川升鐘水庫等水庫配套灌區建設。
上個月,國務院批復了《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中國將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按照規劃提出的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能力等要求,強化用水需求管理,建立監測、評估和考核機制,加強監督檢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