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銷售的冰箱就用R600a環保制冷劑,而出口到美國市場的,就采用杜邦和霍尼韋爾的R134a制冷劑。
“雖然R410A制冷劑是人工調配出來的,中國企業也知道調配的比例,能做出完全一樣的東西,但由于專利在人家手中,我們要使用就必須交專利費。目前,一臺空調使用R410a制冷劑要比R22貴4倍左右”,一位不愿具名的天津大學教授如是說。
一位空調企業負責人更是算了這樣一筆賬,如果目前中國空調制冷劑都從R22升級為R410a,每年僅多交出的專利費和成本費就要高達數十億元。
更有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杜邦等企業就是打著環保的幌子賺取得大量的商業利益。而由于國內企業目前尚未開發出更合適替代R410a的新制冷劑,空調企業也只能“委曲求全”。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3家企業手中的R410a專利在中國區域即將于2011年到期,接下來,國內空調企業有望在這一制冷劑產品擺脫價格貴以及專利費的困擾。
破局者:R290或其它
值得慶幸的是,當前國內關于新興環保制冷劑的研究并未停止,其重點方向便是解決R410a溫室效應潛能值(GWP)高的問題。當前,自然制冷劑R290,由山東東岳和清華大學合作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環保制冷劑“DY1-5”號以及霍尼韋爾和杜邦也研發出一種替代汽車空調制冷劑的產品HFO-1234YF,可能在經過技術改進后變成新的專利產品。此外,浙江大學還曾開展過“新型三元混合制冷劑R32/R125/R161替代制冷劑R407C”的相關試驗。
不過,當前備受關注的則是R290。這不僅是因為,目前這一制冷劑應用于空調上已經完成了實驗室測試。早在2002年,上海通用機械研究院就曾做過“R290的可燃爆炸性實驗及其在制冷機組中的試用”。而在2006年,天津商學院寧靜紅副教授還做過“R290家用空調的替代與應用研究”,為這一產品的產業化應用提供了很多理論依據。
2009年,格力空調承擔的國家商務部“采用自然環保工質R290(丙烷)研發高效節能空調器”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分別獲得了商務部200萬元、及歐盟“蒙特利爾多邊基金組織”105萬歐元的項目資助。
記者注意到,對于R290的成本低,可以從現有的液化氣中直接獲得,同時GWP值和ODP值接近0,還有著類似自然制冷劑R600a在冰箱產品上應用的成功經驗,這是一個足以讓眾多空調企業心動的解決方案。志高空調技術副總監林崐則告訴記者,多年前中國家電協會就組織了主流空調企業進行R290 制冷劑的替代性試驗,包括志高、美的、格力在內的企業都一直在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和實驗。
不過,R290的上述優勢卻比不上“易燃易爆”這一致命缺點的殺傷力,林崐則不無擔憂地表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全國出現一臺R290 空調爆炸就會引發消費者恐慌,這是所有企業都不敢貿然前進的根源。” 對此,中國家電研究院的一位總工則告訴記者,同屬自然制冷劑的R600A應用于冰箱上不擔心爆炸的問題,就因為壓縮機功率小、灌注量少,相當兩個打火機的量,沒有安全隱患。而空調則高達幾十個打火機的量。
不過,中國家電協會副事理長王雷則認為,“R290的可燃性問題到底危險有多大,這需要有實驗基礎,不能人云亦云。在中國開展的研究表明,隨著整個空調系統的技術發展,完全有可能將其危險性降到控制目標之內。當然,R290只是我們現有正在實驗考查的一種技術,中國家用空調行業到底用哪種技術來替代,是開放的。”
目前,R410a替代R22的戰爭才剛剛打響,不過中國的眾多空調企業們則又要面臨著從R410a向更新型環保制冷劑的替代升級工作。到底是先進行R410a對R22的替代,還是直接用諸如R290、DY1-5替代R22?在新型環保制冷劑的爭奪中,中國企業又能否規避外資企業的專利門,開辟一條自主創新發展的道路?這些仍是一道道未解的難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