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盟在提案中建議,結合“十二五”規劃,請相關部門制定出低碳經濟的“國家方案”和行動路線圖。
民建和全國工商聯則認為,應在鼓勵應用建筑節能新技術、新材料的同時,開展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工作,并推廣城市節約用水和改造城市再生水設施。
民革的提案建議則包括,推動“綠色企業”創建,以及建立全國性排污權交易所或碳交易所,開展排污權和碳交易等。
“一號提案”:熱點風向標
盡管政協方面多次強調,“一號提案”并非是按照提案的重要性排出來的,但從近幾年“一號提案”的敏感度、熱門度、政府重視度及落實力度來看,均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和政府政策的重大變化。
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下,就業艱難成為民生之困。而當年的政協“一號提案”正是致公黨提交的《關于解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就業問題的提案》。之后,圍繞“就業難”問題,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大大紓解了就業難壓力。
2008年,剛剛送走中國資本市場“大裂變”一年的中國股市,面臨深幅調整的關鍵時刻,而民建中央提交的《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稅收政策》成為了當年的“一號提案”,有效促進了股市的平穩健康運行。
2007年,在全國房價一片“漲聲”中,民革中央提交的《關于政府參與投資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議》成為當年“一號提案”。該提案呼吁政府加快構建住房保障體系,引起當年房地產重大調控政策出臺,連續上漲多年的房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2006年的“一號提案”則是民建中央提交的《盡快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該提案很快在次年成為現實,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在第二年頒布的《企業所得稅法》中得到了體現。
2005年和2004年的“一號提案”則均與當時最熱門的議題“三農”相關。2005年為致公黨提交的《關于加快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案》,2004年則為九三學社提出《關于盡快解決失地農民生活保障的建議案》。延續千年的農業稅正是在2005年取消,此后的數年,政府政策重心也全面向“三農”傾斜。
這次2010年的“一號提案”,原本在九三學社的團體提案中僅排第十二,但最終被定為“一號提案”,很難說沒有經過頗具意味的考量。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