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我們注意到,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一年來再生資源回收市場呈現蕭條景象。這是為什么?
杜歡政:廢品回收處理是遭受全球金融打擊最嚴重的一個行業之一。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調查,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國際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到實體經濟,制造業的萎縮導致對原材料需求下降,國內鋼鐵企業、有色金屬加工企業以及造紙、塑料等企業停產、減產,部分企業損失慘重,出現破產倒閉現象,原材料價格一直呈下跌趨勢。
受其影響,國內再生資源市場疲軟,價格暴跌達50%以上,80%的回收網點歇業關門,幾百萬業內城鎮工人和農民回收工因行業不景氣而失業或者收入大幅減少,再生資源回收量下降70%以上,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再生資源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管理缺失和市場體系不完善的問題更加顯現,再生資源產業通過產品價格競爭優勢來增加企業利潤空間的時代不復存在。應對高成本時代的挑戰,企業必須創新集約型盈利模式,采取“技術+先進設備+產業基金”的鏈式經營模式,逐步實現由初級簡單經營向高級集約經營轉變,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再生資源產業要轉“危”為“機”,迫切需要進一步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在全球金融危機下,通過技術革命,促進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升級,提高產業整體水平,推動再生資源產業規模化和規范化發展,培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CBN:目前制約中國再生資源產業的瓶頸有哪些?
杜歡政:近年來,為了充分利用再生資源,中國政府日益重視資源再生產業,加強對廢物回收利用產業發展的戰略性考慮,加大了對相關技術的研發,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已陸續出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規和政策,規范資源再生產業的發展。例如,針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管理,出臺了《再生資源回收管理條例》、《關于加強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指導意見》、《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
但目前,中國還沒有廢舊物資分類標準及技術規范,沒有各類再生資源企業生產技術標準,更缺乏一整套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使得再生資源產業的技術操作性低,無法適應國際化的要求。如廢紙加工,由于沒有統一的分類和再生質量標準,再生紙的質量無法保證。現有的廢鋼鐵分類標準和有色金屬分類標準也因管理問題和技術工藝問題無法實施,并且不能與國際接軌,亟待修訂和制定。
我認為應該建立起廢棄物處理的經濟機制,包括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日本對廢塑料制品類再生處理設備在使用年限內除普遍退稅外,還按價格的14%進行特別退稅。此外,中國也可以征收填埋和焚燒稅,以及對企業實行財政補貼政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