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我國高純度的多晶硅還是非常短缺的,但低純度的多晶硅嚴重過剩。新的行業格局中,行業參與者的殺手锏將是技術、質量、品牌,而不再是無原則的壓低成本。新一輪高速發展期內,盲目擴張低水平生產線式的發展模式不再可行。業內專家提出,相比晶硅技術,薄膜電池技術更有市場前景,也能夠規避陷入產能過剩的泥潭,因此可以鼓勵企業在這方面做出創新。
長城證券研究員周濤表示,隨著多晶硅產能的充分釋放,多晶硅暴利時代可能一去不返,未來光伏發電成本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在相對穩定的行業環境中,企業發展需要穩扎穩打拼技術、拼實力。
賽維LDK有關人士表示,光伏企業實際是高水平的制造業,最終在充分競爭中將靠規模優勢取勝,新一批行業領頭羊要在保證技術領先的同時通過規模化來獲取成本優勢。
通過股價可以看到,賽維LDK自2008年9月份股價大幅跳水之后,至今股價大部分在5-10美元的價格區間內。而2007年公司股價一度上探到接近70美元。這也反映了投資者對光伏產業狂熱追捧后的理性回歸。
標桿電價出臺延期
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獲悉,備受光伏企業關注的光伏上網標桿電價的出臺日期將后延,將先以各地招標的形式“摸底”合適的上網價格,之后再確定標桿電價。
12月中旬,政府有關部門召集光伏行業有關專家和企業就出臺光伏并網標桿電價的問題進行內部討論。參會的江西賽維LDK有關人士表示,標桿電價的額度確定存在分歧,主要在于平衡財政補貼壓力和保障行業合理利潤,最終的價格區間可能落在1.1-1.2元/千瓦時之間。
一直以來,眾多行業專家呼吁標桿電價能夠早日出臺,不僅便于發電廠進行更明確的投資回報核算,也有利于光伏發電企業間的優勝劣汰和行業格局調整,下游格局的調整進而可以影響上游硅片以及多晶硅廠商的洗牌,完成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優化升級。
此前消息人士透露,西部地區的光伏上網標桿電價可能在1.1-1.2元/千瓦時之間,而東部地區在2元/千瓦時左右。由于西部地區太陽能豐富,發電小時數遠高于東部,因此在價格上將有所平衡。
據了解,在敦煌10兆瓦太陽能項目中,賽維BEST、中廣核及比利時Enfinity公司聯合體的1.09元/千瓦時的中標價一度被認為是確定標桿電價的重要參考指標。賽維LDK表示,在這樣的價格下,公司能夠實現微利。實際上,這樣的價格,不少行業領先企業都能夠做到盈利,但考慮到多數企業的利潤和行業持續發展,標桿電價可能稍有提升。
但分析人士表示,無論最終標桿電價額度如何,趨勢都是只可能往下降。卡姆丹克董事長張屹表示,金融危機大大降低了太陽能發電成本,太陽能成本與傳統能源齊平,近兩三年基本就能實現。
伴隨著光伏發電成本“平民化”路程的縮短,行業人士也對光伏發展前景倍添信心。彭立斌表示,新能源產業中,風電受制于并網瓶頸問題,短期來看,太陽能的發展速度要超過風電。從上網電價來看,雖然目前太陽能高過風電,但風電0.4-0.6元/千瓦時的價格區間也基本到了“天花板”,而太陽能的發電成本優勢將迅速凸顯。 邢佰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