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是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有機的結合。就節水而言,綠色建筑有自己的雨水收集系統、污水處理系統,節水率可以達到30%至50%。新型節能建筑材料日益受到消費者青睞。
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節約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設置太陽能采暖、熱水、發電及風力發電裝置,采用節能的建筑圍護結構以及采暖和空調。
節約資源: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均考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要減少資源的使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節約水資源,包括綠化的節約用水。
回歸自然:綠色建筑外部要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建筑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地磁適中。
李迅說,生態城市發展綠色建筑,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借鑒國際科技成果,確定適用技術。推廣綠色建筑不能采用統一的模式,也不能照搬現有技術。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綠色建筑并不等于高價和高成本的建筑,一些簡單的適用技術就可以使建筑更節能。例如,既有建筑中引入“集中供暖、分戶計量”的概念,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采暖季的能耗。據統計,北方地區集中供熱的建筑面積是63億平方米,占全國建筑面積總量的10%多,卻占全國城鎮建筑總能耗的40%。而我國單位面積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標準煤為20公斤/平方米·年,為北歐等同緯度條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至1.5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