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鋼紅頂、保溫白墻、隔音的雙層窗戶、分戶控制的熱計量表……日前筆者在豐南區新興小區內看到了節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家住該小區5號樓的劉大爺高興地說:“這個夏天我們涼快多了,較以往家里的溫度降低了三四度,光空調電費就能省幾十。”
自6月份以來該區將新興小區內的2棟近5800平方米既有建筑確定為節能改造試點,從而拉開了該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序幕。
今年該區將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0萬平方米,計劃分三期進行,改造資金按照區財政、居民及上級財政補助分別負擔60%、30%、10%的比例籌集。一期投資1778萬元改造新興小區20棟5.43萬平方米,涉及居民724戶。二期投資2352萬元改造友誼里小區28棟7萬平方米,涉及居民820戶。三期投資3178萬元改造建設路以西五街、六街住宅樓及區醫院東側住宅樓28棟8萬平方米,涉及居民976戶。施工內容包括對建筑物的外墻粘貼保溫板;將原來的普通玻璃窗更換為雙層塑鋼真空玻璃節能窗,同時每個單元安裝雨篷和具有防盜、保溫雙重特點的可對講樓宇門;對室內采暖系統進行改造,實現一家一戶單循環;加裝溫控閥和熱量計量表,實行分戶計量;樓頂重新做防水、保溫,根據規劃需要由平屋頂改為坡屋頂,加蓋彩鋼瓦;整體進行粉刷裝飾等等。預計改造后的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每年節約標煤16公斤以上,將達到節能65%的目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