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編者按:顧修全博士在香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在1995年以前,他就接受過500次以上的電視訪問,在報刊專訪中也出現過上千次。
《美國時代周刊》在1995年對他進行了專訪,香港一本有名的雜志在2002年推選他為香港絕境創富的五大模范人物之一。
讓顧修全的名聲進入高速軌道的是心理學。那是1981年,他在香港樹仁學院擔任輔導系主任,無線電視打電話到樹仁學院,詢問是否有人可以在電視上解夢。接受西方心理學熏陶多年、地道科班出生的顧修全就這樣走向了傳媒的前臺和大眾的視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夢境,實際上就是進入潛意識。顧修全的獨特風格、超然魅力以及深厚的專業功底,讓他迅速贏得公眾的注意力和如潮的掌聲。最當紅的時候,他同時出現在無線和亞洲兩個電視上,每天關于他出場內容的電視預告至少會重復播放8次。
此時人們已經不局限于關注他的解夢,更是期望他用科學的心理學來解釋很多個人的行為和社會現象,其中的一個有趣的例證是:有一天,銀行被打劫,劫匪逃逸,《經濟日報》的記者打電話給顧修全,問他為什么劫匪偏偏要從那一條道路逃跑?
如果僅僅滿足于解夢和心理分析,滿足于將人帶至飄飄然狀態的掌聲,那么顧修全的名聲和事業可能會像夢的軌跡一樣:引起好奇,然后迅速消失。
讓人驚訝的是,從1981年至今,整整23年過去了,顧修全依然名聲響亮,依然活躍在社會舞臺,他的知名度早就脫離了以前引人好奇的光環,而是扎扎實實地集中在商業圈和企業界。
他的“獨門功夫”就是帶領人們創造財富的商業心理學,這讓他在商業領域聲名鵲起,經久不衰。這“獨門功夫”不是心理學理論的匯聚,而是將心理學的精髓靈活應用在商業上,讓人學而致用,用而創富。
何耀德醫生經營牙科診所15年,一直不愁收入,生活得輕松自在,在他困擾如何更上一層樓的時候,認識了顧修全。
八天的“心理學MBA”強化訓練讓他如醍醐灌頂,“心理分析營”、“超級推銷營”、“性格R&D”等一系列的心理學課程讓他豁然開朗。他發現盡管自己經營了15年診所,完全沒有意識到要跟進客戶的感受,至于對待客戶的態度、運作生意的技巧等則是“一竅不通”。
牙科診所以前的運作模式是流水作業,客戶找上門來,幾乎是毫無意識的市場自發行為,生意平平穩穩,也平平淡淡。
何耀德整天都在思索顧修全交給他的功課:“這個行業有什么是不可能發生的,當我做到后,整個行業都將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訓練中的一個環節深深地震撼著何耀德,顧博士問100多位學員:誰愿意看牙醫?沒有一個人舉手;顧博士再問:誰害怕看牙醫?幾乎全部人都舉起了手,大家爭先恐后地表達害怕的原因:難忍的疼痛、不敢正視的鮮血,讓人毛骨悚然的聲音……何耀德沒想到自己鐘愛了10多年的職業竟然如此不受歡迎。
原來“感受”是如此重要,原來“感受”也是生意中不可忽略的內容,甚至就是生意本身!有所感悟的何耀德在顧博士的牽引下,他進一步挖掘內在的潛意識,尋求最佳的解決之策。
沒有多久,何耀德在銅鑼灣開設了一間新的診所,并斥巨資進行裝修。傳統的診所是白色墻壁白大褂,給人進入醫院的強烈感覺,讓人產生不安和不自在;何耀德把“診所”改名為“美齒中心”,按照辦公室的風格設計,護士穿著綠色的工作服,給人視覺上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傳統的牙科手術椅全部被換掉,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按摩椅。客人在進行牙齒美容的時候,戴上眼部按摩器和耳機,背部舒適,眼睛免去對血腥的恐懼,進入雙耳的是優美而柔和的音樂,很快就進入放松狀態。
何耀德還史無前例地引進了“無痛洗牙”,“隱形箍牙”、X光機等先進設備,將人們對看牙醫的緊張情緒降到最低。對這種嶄新的療法,顧客贊不絕口,口碑很快就傳開了。何耀德很自豪地說:“我相信我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到這種概念,并且真正落到實處的牙醫。”
當初參加八天的“心理學MBA”訓練,何醫生很難有這么長的空閑時間,他權衡了一下,把一切安排妥當后,停業十天,專心學習。誠心播種,喜見收成,他收獲的不僅僅是推廣公司的手段,還有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他開始注重顧客的感受,懂得如何與客戶溝通。
有一個女病人多次來找何醫生談種牙的事情,她的一顆牙齒已經壞死,她去過好幾家牙醫診所,知道真正的狀況,但她對牙齒非常留念,不想就此放棄。何醫生對此很奇怪,意識到她的牙齒與感情可能有關系。
經過詢問,何醫生明白了:對方不明白失戀的痛苦,她極想拯救那顆牙齒,其實她的感情問題多過牙齒的問題。為了不讓她傷心,何醫生沒有直言告訴她那是一顆死牙,而是建議她:“如果哪一天你覺得可以徹底放下那顆牙齒,你就應該去找牙醫。”
以前對別人的情緒和感覺非常不敏感的何醫生,也可以從觀察和問話中,覺察出對方的潛意識和真正的問題所在,這份洞察力和關懷的真誠,感動了幾乎每一位光臨“美齒中心”的顧客。他們愿意與何醫生坦誠傾談,成為朋友。
“美齒中心”定位在市場的中上位置,首創用按摩椅來代替慣用的手術椅,推出了各種突破傳統的市場手段,關注顧客內心的感受,何醫生這一系列精彩的市場策略,正是受顧博士的商業心理學啟發而來。
顧博士啟發他充分運用創意,一定要比同行優勝,做一個“不一樣的牙醫”。從此,“不一樣的牙醫”成為了何醫生的事業目標。
何醫生的故事是顧修全創造的眾多成功案例中的一個縮影。顧修全把理論深奧的心理學簡單實用化,有效地將心理學和商業進行了嫁接,開發出了適合商業領域的工具。他從一位很專業的臨床心理學博士,轉變為幫助很多人創富的精神指引和強勁推動力,他本人的故事又何嘗不是追求“不一樣的心理學家”的成功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