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一直是焦點
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決策層調整能源戰略的信號就不斷,2009年8月底首次表示要創造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新經濟增長點;2009年11月末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2020年新目標;2010年,“兩會”前成立高規格能源管理機構……
而且,新能源受到政策支持還將持續。據悉,遲遲未能出臺的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將有可能在“兩會”后出臺。而且,《能源法》也正在上報國務院。
既然受到政策的青睞,那么,在A股市場,從來就不缺乏炒作的熱情。風能、太陽能、核能、清潔燃燒發電等等,凡是對新能源沾親帶故的上市公司,都能在機構的鼓吹下和股民的吹捧中實現股價的騰躍。
然而,概念從來就不能支撐股價。沒有真實業務和業績的支撐,股價的上漲必然是曇花一現。因此,區分哪些是真正有新能源業務支撐的公司,哪些只是依靠概念裝飾的偽新能源公司,對判斷公司股價的未來前景相當重要。
按照劃分,目前A股市場有57只新能源概念股,我們為投資者找出有真正新能源業務支撐的5家真公司,它們是:天威保變、東方電氣、金風科技、寶新能源、杉杉股份.
同時,我們找出其中一年多來因受市場熱捧而表現最活躍的新能源熱門概念股,通過逐一分析它們的業務構成和新能源業務發展現狀和前景,從而分辨出4家被熱捧的偽新能源公司,它們是:長城電工、航空動力、中成股份、中炬高新.
新能源異軍突起
我國新能源產業的開展已有多年,但是,2009年可以視為新能源產業的分水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中,為了擺脫困境,美國率先啟動了未來10年的新能源規劃,短期是為化“危”為“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振興美國經濟,而長期則是為樹立美國在未來新能源領域的制高點,使美國成為低碳經濟的規則制定者和領導者。
而中國為了不至于成為低碳經濟的追隨者,從2009年以來也明顯增加了對新能源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盡管對新能源產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的爭論依然沒有結果,但是,我國可再生能源比重遠遠偏低確實毋庸爭論的,能源結構調整刻不容緩。
既然受到政策如此程度的青睞,那么,在A股市場,自然也就不缺乏炒作的熱情。
為了分析新能源概念板塊與整個市場的走勢對比,我們制作了新能源概念的板塊指數,結果表明,從2009年至2010年3月2日,新能源概念板塊指數累計漲幅達到110.17%,而同期上證綜指的漲幅則只有63.4%,前者領先超過46個百分點。
其中,一些受到資金吹捧的個股更是漲幅驚人。比如,有著新能源發電業務的凱迪電力,累計漲幅達到424%,中成股份更是依靠虛無縹緲的新能源概念而累計上漲了269%.
那么,這些公司中,哪些是真正有新能源業務支撐的公司,哪些只是依靠概念裝飾的偽新能源公司呢?
關注5家真公司
新能源是典型的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我們相信,只有那些進入行業較早、專注于新能源業務、實力較強且市場份額較高的競爭者,才能在市場爭奪中笑到最后。為此,我們為投資者找到4家。
目前,為資本市場所關注的新能源子領域包括風能、太陽能、核能、清潔煤發電等。在能源結構升級過程中,風能、太陽能以及核能將扮演主要角色。由于對環境損害小、市場化程度高等優點,風電有望成為我國新能源產業景氣度最高的子行業,核能、太陽能的景氣度可能略遜。
國內上市公司中,東方電氣在核能、風能設備領域的優勢非常明顯,公司是國內唯一可以生產火電、水電、風電、核電、氣電五種發電設備的全能型制造商,在國內風電設備市場份額居第二位,僅次于華銳風電,而在核電領域,公司在核電相關設備的綜合市場份額達到30%,是二代加市場的龍頭企業。
而天威保變則是國內太陽能產業中的領跑者,子公司天威英利是國內最優秀的光伏電池供應商,擁有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在產業內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金風科技則是專注于風電設備的龍頭企業之一,在2008年國內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中占18%,公司擁有完全的自主研發設計能力和完整自主知識產權。
此外,我們要強調的是,我國在短期內無法扭轉煤炭作為第一大能源的局面,因此,在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內,提高燃煤效率,促進清潔煤燃燒技術產業的發展,是一條不得不走而且增長空間巨大的新能源產業道路。
目前,國內清潔煤燃燒技術領域處于領先的上市公司是寶新能源。該公司是國內清潔煤燃燒技術發電的龍頭企業,目前公司的發電量基本全部來自清潔煤燃燒發電,未來3~5年,公司產能將成倍增長。此外,公司還積極進入風場建設,提高提高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的綜合競爭力。由于符合節能減排方向,公司的上網電價明顯高于普通火電和廣東省的一般脫硫發電。
而杉杉股份則是國內鋰電池領域的領導者,從1997年開始就涉足鋰離子二次電池材料的生產銷售,形成了正負極及電解液三大產品體系,盡管國內外鋰電池作為汽車動力的廣泛應用尚不成熟,但這是大勢所趨。
當心4家偽公司
對于熱衷于在新能源概念股中挖掘投資機會的投資者來說,分辨出其中的偽新能源股同樣重要,這可以避免盲從可能帶來的損失。
首先,我們找出在過去一年中最為活躍的新能源概念股。分析新能源概念板塊指數與上證綜指的走勢對比可以發現,在2009年以來,新能源板塊有兩個階段明顯領先于市場,第一個階段是2009年初至2009年5月7日,第二個階段則是2010年以來的兩個多月。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