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正在中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已經有很多人先行一步深挖其中的商機。對中國這樣的發展大國來說,搞低碳經濟是很大的挑戰,壓力會很大。我們還將面臨很多新的問題。例如,有碳市場等很多新機制出現,這些機制未來應該怎么發展?在近日召開的搜狐“2010·中國新視角高峰論壇”上,北京環境交易所總經理梅德文指出,低碳經濟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國的巨大機會。
低碳經濟類似十年前的互聯網
問:很多專家都認為,伴隨這次金融危機而來的還有氣候危機、環境危機,而走出這場危機要靠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低碳經濟。您怎么看待低碳經濟的前景?您覺得它是否能像過去的互聯網經濟一樣帶領人們走入新經濟騰飛期?
梅德文:我對低碳經濟非常看好。有句笑話這樣說,金融危機要錢,生態危機要命。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英國人最先提出來發展低碳經濟,就是說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既要發展經濟,又必須應對氣候變化。
我們認為,低碳經濟是中國的巨大機會。低碳經濟的內在要求有三:
第一高技術。對高水平技術的質量和數量要求很高;第二高制度。對于一個經濟體的制度環境要求比較高;第三高覺悟。對于消費者或者是社會公民要求有更高的社會覺悟,簡約的低碳生活方式。這樣的三高,包括高技術、高制度、高覺悟,對于我們中國喊了十幾年的產業結構調整,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符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節能減排也是低碳經濟,符合科學發展觀。
低碳經濟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對世界來說也是巨大的機會。雖然哥本哈根會議沒有簽署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但發出一個共同聲音,全世界團結一致減排。此外,低碳經濟還有一個特點,即可量化,數字化經濟,可以實現MRV,可測量、可報告,可檢測,實現透明化和信息化。某種程度上,從技術上講,現在的低碳經濟類似十年前的互聯網。從制度上講,哥本哈根會議類似于十年前的入世談判,肯定是一個巨大機會。
低碳經濟也會經歷跌宕起伏
問:您把低碳經濟比喻成十年前的互聯網,互聯網給全世界帶來非常大的變化,互聯網也曾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非理性的泡沫膨脹,經歷了泡沫破滅。低碳經濟如何避免出現泡沫?
梅德文:如果這個經濟是真正的經濟,不是泡沫的話,當然也會經歷跌宕起伏,這很正常。
比如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納斯達克崩盤了,到了WEB2.0之后,互聯網開始復蘇。低碳經濟肯定是也會像其他經濟形態發展一樣,可能也會經歷這種跌宕起伏,甚至說從W形、U形、L形或V形,可能會有某種形狀。
我們覺得低碳經濟具有巨大的技術升級功能和自主創新功能,但它可能也有一個波瀾起伏的發展周期。因為其本身具備技術升級性,改革創新推進性等等,我們覺得是相當光明的。
低碳經濟不是“陰謀論”
問:您認為低碳經濟是中國的巨大機會,能否從戰略層面進一步闡釋我們應當怎樣發展自己的低碳經濟?
梅德文:第一,我們認為低碳經濟是一個大機會。第二,需要一個大機制。第三,也需要一些新機構。也就是所謂機會、機制與機構。
第一,機會。為什么說是機會呢?我們從2049年看2010年,如果往更遠的歷史看,中國一直在探索富強的道路,中國的很多次改革、很多次進步都是開放的進步;中國的很多改革、很多發展、很多進步都是開放的結果。對于任何一件事情應該辯證地看,因為很多人講低碳是個陰謀論,我認為這個事情應該深刻、系統地理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