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校長歐陽平凱
如果說,10年前我國只是在棉花一種作物上同一家外國企業打了一場遭遇戰,那么今天我們將在整個轉基因作物育種領域同時與數家跨國公司展開較量。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嚴峻的挑戰!
當前,全球正面臨嚴峻的資源、能源和環境危機。2008年我國的CO2排放量達到了62億噸,居世界第一。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和蔓延,部分發達國家已開始提出征收碳關稅,這些都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發展工業生物技術,大力推動技術創新已成為引領低碳經濟,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節能新型工業體系的必然選擇。春節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校長歐陽平凱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生物柴油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液體生物燃料之一,我國應怎樣發展生物柴油產業?
歐陽平凱:生物柴油因具有優良的環保性能和可再生性,且運輸、存儲和使用更加安全,是目前國外重點發展的液體生物燃料產品之一。我國人口數量龐大,資源受到限制,無法像歐盟、美國、南美等國家一樣大規模發展以菜籽油、大豆油、棕櫚油等為原料的生物柴油產業。因此,我國在生物柴油的發展方向上,應另謀蹊徑,重點利用蓖麻油、桐子油等非食用油和廢油。
目前,世界各國對利用微藻來解決環境和能源方面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關注。微藻是一類系統發生各異、個體較小、通常為單細胞或群體的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水生植物,微藻每年固定的CO2大約占全球凈光合產量的40%。許多含油微藻與高等陸生油料作物相比,單位面積內它們能夠產生出幾十到幾千倍量的油脂。正是由于微藻具有能高效固定CO2,產油高,生產占地面積小,并能在鹽水或海水以及農業、動物和人類的生活廢水中繁殖生長等特點,有望成為潛力極其巨大的生物能源發展的新方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生物丁醇。生物丁醇具有燃燒值高,腐蝕性小,且與汽油混合比高,它不僅可以利用糧食原料來生產,而且還可以利用木質纖維素原料來生產,根據我國的國情我們應當重視發展生物丁醇。
各國都將發展生物燃氣作為生物產業的發展方向之一,推進我國生物燃氣產業發展有怎樣的意義?
歐陽平凱:生物燃氣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為甲烷,最突出特點就是清潔,能有效地利用有機垃圾、人畜糞便、廢棄農作物秸稈等低劣生物質原料。由于生物燃氣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以及其具備的綠色、清潔、環保等特性,歐盟、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越來越青睞于生物燃氣的使用,并已在氣體儲存、運輸和輸送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2006年,歐盟地區生物燃氣的產量約為530萬噸石油當量,同比增長13.6%,并已開始作為汽車燃料進行規模應用。
據統計,我國養豬數量占世界的51%,養殖家禽數量則占世界的20%以上。據估計,1頭豬的糞便排放量相當于7個人,而1只雞的生化需氧(BOD)排放量則相當于0.7個人。如此龐大的養殖業,再加上龐大的人口數量,每年的糞便排泄總量極其巨大,并造成了嚴重的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等問題。據估算,目前我國僅禽畜糞便資源總量就有約8.5億噸,若將其轉化為生物燃氣可折合超過7840萬噸標煤。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