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27日報道,在最新出爐的“全球環境指數”排名中,世界經濟大國普遍表現不佳。其中,中國從2008年的第105位下滑至121位,美國也從39位跌落至61位。
這份排名由美國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每兩年聯合發布一次,在環境健康、棲息地保護、溫室氣體減排、降低空氣污染、減少垃圾廢物等方面對各國的環境表現綜合打分。今年的排名冠軍是冰島,報告稱,該國的全部能源需求幾乎都由水電和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滿足。其他排名靠前的國家主要是長期以來在環保政策方面表現出色的歐洲國家,包括瑞士、瑞典、挪威和芬蘭等。排名較前的非歐洲國家有哥斯達黎加和哥倫比亞,兩國分別在保護熱帶雨林和啟用節能公共交通方面表現出眾。
由于該指數全面衡量各國環境表現,因此某些方面表現突出的國家最后綜合排名可能不高。美國在森林保護和安全飲用水方面表現出色,但在溫室氣體排放和城市空氣污染方面則排名靠后。丹麥一直以來被視為環保方面的率先垂范者,在風能利用方面領先,但本次僅排在第32位,因為該國仍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且保護漁業資源不力。
耶魯環境法律和政策中心主任丹尼爾·埃斯蒂認為,中美兩國排名表現不佳是因為兩國都是工業大國,對環境政策的關心都不夠。但是有專家表示,“全球環境指數”有不科學之處。由于本年度排名參考數據實際多來自2007年和2008年,因此不能充分反映當前最新情況,中國政府近兩年改善環境的努力以及美國奧巴馬政府的新政措施就沒被考慮在內。
該指數還被認為沒有體現金融危機帶給各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埃斯蒂說,冰島此次拔得頭籌與其經濟低迷不無關系。冰島自2008年遭遇銀行業危機,是西歐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和黑山排名靠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嚴重的經濟衰退迫使當地的污染工廠關門大吉。
同時,指數排名所依賴的基本數據可信度也遭到質疑,因為大多數數據都是各國提交給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