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商會已建議設立城鎮環境設施運營基金,減免環保企業所得稅,免征土地使用稅、房產稅。
旨在加快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已進入決策程序。22日,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起草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目前,該意見稿正廣泛征求各界意見。
“這一規劃將是節能環保產業綜合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行動方案,規劃期為2009年至2011年。”知情人士說。
據統計,2008年,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1.41萬億元,占當年GDP的4.7%。其中,節能產業270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6600億元,環保產業4800億元,就業人數達2500多萬人,其中再生資源產業的就業人數達1800萬人。
“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通過發展綠色經濟應對金融危機已成為全球共識,節能環保產業將成為撬動經濟復蘇的重要杠桿。”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對CBN記者說,但目前,中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水平與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據調查,目前中國節能環保產業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產業發展滯后。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量的廢棄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節能服務產業規模較小;創新能力不強。低水平重復生產的企業多,生產設備和產品的企業過多,從事技術研發和服務的企業過少;產業集中度低,排在前十位的水務公司污水處理能力僅占全國的20%左右;管理能力薄弱。
業內人士還反映,節能環保市場不夠規范,環保工程招標中地方保護主義、低價低質惡性競爭現象突出。
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孟照杰反映,目前企業還遇到了雙重收稅等問題。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顧文輝告訴記者,污水處理廠這種減排的企業,在一些地方反而被當成污染大戶,不僅要交排污費,處理后的水一旦超標,也要被處罰,“在政策導向上可能存在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