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品牌聯盟主辦的2023中國品牌節年終盛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盛典匯聚了來自政府、產業界、學術界、研究機構及媒體等各界的大咖嘉賓,共同探討品牌創新與環保
節能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在這場盛會中,環保節能技術創新成果獎成為一大亮點,多位在環保節能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專家榮獲殊榮。
在本屆環保節能技術創新成果獎的獲獎名單中,楊苑姍、葉代啟和王隨林三位專家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突出的應用成果脫穎而出。楊苑姍憑借“基于自清潔的循環式分子篩氣體環保處理系統”榮獲該獎項,這一技術以其高度的技術創新性和實用性,在行業內引發了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據了解,楊苑姍的“基于自清潔的循環式分子篩氣體環保處理系統”采用先進的分子篩技術,通過循環利用和自清潔機制,實現了對工業廢氣的高效處理。這一系統不僅大大提高了廢氣處理的效率,降低了能耗,還顯著減少了二次污染的產生,為工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在介紹該技術時,有專家表示:“這一系統的研發歷時多年,專家楊苑姍通過不斷地實驗和優化,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題,使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環保效益?!?br />
葉代啟的“含二惡英的煙氣在同一流程中綜合
凈化的方法”同樣令人矚目。二惡英是一種高度致癌的有害物質,傳統的凈化方法往往存在處理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問題。葉代啟團隊通過創新性的技術設計,實現了在同一流程中對含二惡英煙氣的綜合凈化,有效提高了凈化效率,降低了處理成本。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對于改善空氣質量、保障公眾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王隨林的“低濃度復雜有機廢氣生物凈化過程強化系統”則是另一項備受推崇的創新成果。該系統針對低濃度復雜有機廢氣處理難題,通過生物強化技術,實現了對廢氣的高效降解。相比傳統的物理和化學處理方法,生物凈化過程具有成本低、環境友好等優勢。王隨林在領獎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研發出更多高效、環保的廢氣處理技術,為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圖片來源于網絡
回顧上一屆環保節能技術創新成果獎的獲獎人,馬云峰和王家德同樣以其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贏得了業界的廣泛贊譽。馬云峰的“高效節能型污
水處理設備”通過優化設備結構、提高處理效率,顯著降低了污水處理的能耗和成本,為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王家德的“一種板式生物過濾塔及其廢氣處理工藝”還曾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對于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本屆獲獎人在延續上屆獲獎人技術創新性的基礎上,還在技術靈活性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這些創新成果不僅解決了環保節能領域的諸多技術難題,還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價值,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盛典現場,多位與會嘉賓對本次獲獎的創新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一位來自環保部門的專家表示:“這些創新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國在環保節能技術領域的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為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此外,本次盛典還舉辦了多場主題論壇和圓桌對話,與會嘉賓圍繞品牌創新、環保節能技術、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大家一致認為,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加強環保節能技術創新、推動綠色發展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品牌聯盟作為本次盛典的主辦方,表示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搭建品牌與創新之間的橋梁,推動更多優秀創新成果的應用和推廣。品牌聯盟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盛典,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推動環保節能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我們的力量?!?br />
環保節能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持續投入。本次盛典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環保節能技術創新成果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激勵和期待。讓我們攜手共進,為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記者/王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