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國家、地方紛紛發布
節能改造通知,全國公共照明節能改造加速。如國家發改委組織申報資源節約循環利用重點工程2016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其中,在節能領域,將重點申報重點用能單位能效綜合提升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進工程(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的節能改造項目)、余熱暖民工程、道路/隧道照明節能改造
綠色照明工程等。
此外,全國各省市也紛紛加大了節能改造推廣的力度。
5月底,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了該省公共建筑和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任務,預計到2020年,全省累計完成公共
建筑節能改造500萬平方米、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10萬盞。通知發出后,各地市積極響應。
廈門計劃改造25萬盞路燈 五年內完成
根據要求,廈門市要在5年內完成25萬盞路燈節能改造和19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近五年來,福建省累計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約50萬平方米,完成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約4萬盞。廈門天虹商場、廈門會展中心、福建農林大學,莆田市、云霄縣常山開發區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展公共建筑或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示范建設。2015年底,福州市、廈門市入選全國第二批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示范城市。
寧德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將完成4萬㎡
到2020年,福建省寧德市將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4萬平方米、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0.5萬盞。根據省辦公廳發出的通知,今年將率先啟動商場超市、賓館飯店、高校、醫院和使用中央空調系統的辦公建筑以及城市公共照明節能改造示范。
通知明確,公共建筑將重點改造達不到國家現行節能設計標準的5000平方米以上公共機構建筑和20000平方米以上社會投資公共建筑,主要改造空調、熱水、照明等用能系統和建筑外窗。城市公共照明將重點改造光源、燈罩和控制系統,加快推廣應用
LED照明產品,淘汰白熾燈、高壓汞燈和能效未達到國家標準的高壓鈉燈。
海南省安排專項資金 支持節能改造
5月30日,從海南省工信廳獲悉,海南省安排節能與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專項支持節能與循環經濟發展,節能改造項目、資源節約項目等一批項目可獲得資金支持,其中資源節約項目最高可獲1000萬元補助。
據了解,根據省財政廳、省工信廳近日印發的《海南省節能與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專項資金的支持范圍包括七類:節能改造項目,包括在工業、建筑、交通、商貿酒店等領域,開展實施的
鍋爐窯爐節能改造、電機系統和電網節能改造、照明節能改造等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資源節約項目,包括工業“三廢”利用、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垃圾資源化利用等重點項目;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改造項目,包括燃煤鍋爐改為天然氣、生物質成型燃料等清潔能源的鍋爐;循環經濟示范,包括省級有關部門確定的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市縣、園區、企業;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專項資金項目的評審、節能量審核、投資額審計、驗收、監督檢查以及與節能有關的宣傳、培訓、考核、獎勵等工作;其他節能推進工作。
廣西1100萬元改造城市照明 可節能30%
據新華網1月27日消息,從廣西自治區住建廳獲悉,廣西于2015年安排1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廣西城市照明節能改造,更換以LED光源為主的節能燈具或建設照明智能控制系統。所改造項目完成后,預計可實現節能30%的目標,極大改善城市照明效果。目前廣西城市道路照明中使用綠色節能燈具比例約為65%,改造完成后該比例將可達到68%。
為了用好這筆資金,自治區住建廳和財政廳根據上報項目的情況篩選了17個市縣,支持當地的城市照明節能改造工作,更換以LED為代表的新型高效節能燈具,以及建設照明管理智能化控制系統。截止2015年11月底,自治區共完成16280盞路燈節能改造。接下來,全將加快推進城市照明節能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城市照明中高能耗、高污染的汞燈、白熾燈等產品的淘汰改造,確保實現節能目標。
目前,梧州、貴港、鐘山等市縣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完成城區主次干道照明節能改造,實現城市照明高效運作管理。桂林、桂平、岑溪等市縣通過財政資金投入也逐步完成以LED為代表的高效節能燈具的改造和使用。此外,南寧、防城港、賀州、來賓、扶綏、永福等市縣正積極推進城區內照明節能改造。
其他熱點關注:
飛利浦照明——北京時間5月27日,飛利浦照明于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上市,股價在周五的IPO首日出現上漲。在阿姆斯特丹泛歐交易所的早盤交易中,飛利浦照明股價上漲8%至20歐元(22.36美元)。IPO的目標價格區間在每股18.50歐元至22.50歐元之間。意味飛利浦照明市值為30億歐元,連債計算則為45億歐元,成為全球最大獨立照明生產商。
三安光電——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與福建三安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植物工廠項目落戶福建省湖頭縣。其中的中科生物產業化基地B1一期項目首個植物工廠總面積9000多平方米,栽培面積可達7000多平方米,采用三安光電自己開發的專用植物照明燈,預計本月底投產。根據規劃,該項目擬分期投入70億元,建設植物工廠研究院、植物工廠產業化基地及倉儲、營銷、配送等系統,建設生產高附加值的蔬菜、水果、花卉、中草藥等植物工廠產業化基地,同時利用細胞培養和提取技術,萃取植物精華,生產健康保健產品和藥品,預計達產后可創年產值80多億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