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墨咨詢統計,8月份環保上市公司共有52個項目中標,涉及總金額達到675.6億元。其中包括24個
水處理及生態修復項目、15個垃圾焚燒及環衛項目、1個VOC治理項目和12個其他項目。8月中標所涉及總金額巨大,約為上月3倍。其中包括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生態建設工程PPP項目、民和縣湟水河生態綜合治理PPP項目等大型項目。而在8月的項目中,PPP項目占半數以上,且覆蓋領域從水、生態修復到
新能源、環衛等,成為上市公司主要爭奪的項目類型。
PPP項目數過半,政策利好,企業看好
8月有29個PPP項目中標,且總金額接近400億元,比上月翻了一倍。項目的集中領域依然是水污染治理和環境修復,且以內蒙古、云南等地的項目為多。將7、8兩月的PPP項目中標情況對比如下:
PPP項目機會的增多與政策加成不無關系。一方面,從四部委到云南等地方政府先后發布了相關政策,要求在污水和
垃圾處理領域全面推進PPP模式的實施,這將促使存量PPP項目的轉化,同時在相關產業鏈的延伸業務上也會產生巨大的蛋糕。另一方面,PPP項目資產證券化也逐步邁入正軌。6月初,財政部、人民銀行、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資產證券化有關事宜的通知》,為推動資產證券化的開展提出了建議,隨著相關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資產證券化將對于長周期、重投入的PPP項目有更好的保障,實質性地作用于PPP項目的推進。
除了項目機會的增多,PPP模式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收益也是被競相爭奪的原因。以蒙草生態、東方園林和碧水源三家PPP大戶為例,該模式均為企業帶去了顯著的收益。2017年上半年,蒙草生態簽下《滿洲里中俄蒙風情大道綜合整治工程 PPP 項目合同》、《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綠化景觀升級改造PPP項目合作協議》等多個PPP項目工程,其生態修復工程儲備量大增。同時,隨著公司“PPP+基金”模式的快速發展,平臺性優勢更趨明顯,2017年上半年報顯示實現營收2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4.29%;東方園林在2016年度中標的PPP訂單投資總額為380.1億元,促增長51.2%的營收增長。在2017上半年中,也由于充足的PPP訂單,已實現49.8億元營收;碧水源作為污水處理領域PPP項目踐行的典型,在2017上半年憑借其污水處理領域的優勢實現營業收入29.0億元,同比增長23.34%,利潤同比增長97.20%,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由此可見,PPP項目,尤其是水、生態修復和環衛一體化等領域的示范性項目將成為龍頭企業下半年爭相搶占的資源。在政策的加持和市場進一步打開的過程中,瞄準PPP項目機會將為企業帶來巨大利潤空間。
進擊的“跨專業戶”,強勢拿單的新秀
在環保領域,東旭藍天已經不是陌生的名字。企業原來主要從事
光伏電站及房地產業務,而自2017年便憑借自身的新能源業務積累和資金優勢開始向環保業務迅速擴張。東旭藍天在在今年5月與神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于7月收購江西泓偉環境 67%股權,在危廢、污水、固廢等領域積極布局。而除此以外,對PPP環境治理方面也是動作不斷:
2017.5
收購星景生態100%股份,布局生態修復領域
2017.6
星景生態與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簽署PP投資戰略合作協議
2017.8
中標山東招遠10.5 億元金景河景觀提升 PPP 項目
公司2017半年報的財務數據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322億元,同比增長149.1%,其中環保業務已經開始貢獻1.8億元的業績,占總營收的5.6%。而隨著已有的300億元PPP項目的儲備,可望在下半年實現進一步的突破。
在東旭藍天的發展規劃中提到,計劃在 2017年至2019年每年簽訂生態環保PPP項目不低于200億,抓住機遇搶占市場資源,以此作為未來業績穩步增長的基礎。作為“跨專業生”,東旭藍天已在較短時間內利用已有資源與環保業務實現了良好的協同效應,其明確的“新能源+環保”戰略轉型目標也將促使其在后續持續發力,加入到PPP項目的爭奪戰中去,潛力可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