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統計48家環保企業2017年半年度報告之后,本次統計有14家企業發布公告,總共62家。62家環保企業上半年總營收為904.11億元,平均營收為14.5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總凈利潤為103.603億元,平均凈利潤為1.67億元,與上次相比均有所下降。
在此次統計中,營收最高的為首創股份41.73億元,位于總排行榜第五。啟迪桑德以39.12億元緊隨其后,在總榜中排第六,高于第七碧水源營收28.95億元十多億元。不過僅此2家營收相對較高,本榜第三名菲達環保18.17億元并未擠進總榜前十名,位于十六名。
若根據各個細分領域統計,水務板塊共有19家環保企業,總營收為207.38億元,平均營收為10.91億元;總凈利潤為40.02億元,平均凈利潤為2.11億元。
大氣板塊有5家環保企業,總營收為46.11億元,平均營收為9.22億元;總凈利潤2.59億元,平均凈利潤為0.52億元;
固廢板塊有10家環保企業,總營收為109.83億元,平均營收為10.98億元;總凈利潤11.14億元,平均凈利潤1.11億元;
生態板塊有5家環保企業,總營收為65.7億元,平均營收為13.14億元;總凈利潤7.04億元,平均凈利潤為1.41億元;
監測板塊有4家環保企業,總營收為20.52億元,平均營收為5.13億元;總凈利潤2.44億元,平均凈利潤為0.61億元。
從事
水處理、固廢治理、環衛等多個領域的環境綜合服務商以7家計算,總營收為142.36億元,平均營收為20.34億元;總凈利潤15.54億元,平均凈利潤為2.22億元;
從事清潔能源、
光伏、余熱發電等統稱
節能環保領域的環保企業按12家計算,總營收為314.47億元,平均營收為26.21億元;總凈利潤24.833億元,平均凈利潤為2.07億元。
細分領域平均營收高于總榜14.58億元平均營收的板塊有環境綜合服務商和其他節能環保領域,而監測板塊的平均營收竟低至5.13億元。從事其他節能環保領域的環保企業平均營收最高為26.21億元,這主要歸功于總榜第一第二名拉高整體營收。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平均凈利潤最多的板塊為環境綜合服務商,平均值為2.22億元。其次為水務板塊凈利潤平均為2.11億元,雖然水務板塊平均營收僅為10.91億元,低于總平均營收,不得不感嘆水務板塊的“性價比”最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