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化、產業低碳化、交通清潔化、建筑綠色化、服務集約化、主要污染物減量化……2014年烏魯木齊市成功申報國家第三批
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以來,充分發揮中央財政三年示范期15億元綜合獎勵資金的引導、鼓勵作用,緊緊圍繞六個方面,共實施300余個示范項目,三年力爭完成投資350億元左右,培育了一大批綠色產業集群,推廣了節能減排的先進技術。在充分發揮引領帶頭作用的同時,給城市減負,讓群眾成為節能減排的受益者。
8月21日,干凈整潔的烏魯木齊高鐵片區
新能源棄風供熱
鍋爐房場景。該供熱鍋爐采用電能代替傳統燃煤,實現零污染排放。
創新機制推進節能減排
工作區一塵不染的地面,窗明幾凈的全自動監控室,服務區時尚新潮的咖啡吧臺……21日,記者參觀了位于烏魯木齊站的烏魯木齊高鐵片區新能源棄風供熱示范項目(一期)工程項目地,顛覆了對鍋爐房的傳統印象。采用風電代替傳統燃煤,6臺8兆瓦的電極熱水鍋爐為烏魯木齊站43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供暖,僅此一項每個采暖季實現替代燃煤7523噸,減排二氧化硫64噸。
“
風力發電夜間是發電量的高峰期,而恰恰又是用電量的低峰期,我們利用這一時段的電能代替燃煤進行供暖,既及時消納了風電,還實現了污染物的減排。今后我們還將使11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實現電能制冷,目前4臺冷凍機組正在安裝調試。”烏魯木齊市高鐵樞紐運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運維管理部工程師田建剛說。
為了鼓勵該項目建設,烏魯木齊市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幫企業申請到了4000萬元中央獎勵資金,二期工程也將會有1000余萬元的中央獎勵資金注入。烏魯木齊市高鐵樞紐綜合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項目前期部副經理羅俊告訴記者,這大大提高了企業使用清潔能源的積極性。
為促進清潔能源利用,改善大氣環境,2015年,烏魯木齊市率先在全疆范圍內創新棄風供暖項目建設機制,實施大規模的公用設施和棄風供暖示范項目。2016年10月,烏魯木齊高鐵片區新能源棄風供熱示范項目(一期)工程、達坂城區棄風供暖項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據烏魯木齊市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棄風供暖示范項目采取積極建設機制(即風電企業讓利、電網公司支持風電企業增發電量、政府支持配增風電企業風資源開發規模的方式)推進,使用夜間風電電力替代傳統化石燃料制熱(冷)、儲熱(冷),進行供暖(冷)工程建設。相比于傳統化石燃燒供熱方式,項目的實施預計可節能50%左右,熱效率達到99.9%,對新疆冬季供暖能源供應結構調整具有積極示范作用。
據了解,2015年、2016年,烏魯木齊市共建立了棄風利用獎勵機制、排污權有償使用制度、合同環境服務機制、供熱行業能耗定額管理與補貼機制、PPP建設和融資機制、企業自愿減排協議機制等7項節能減排相關機制,并通過實行排污費征收標準調整政策、土地優惠政策、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鼓勵政策等9項相關政策為節能減排工作保駕護航。
技術革新增強企業環保意識
22日上午12時30分,在烏魯木齊市昆侖環保集團城北再生水有限公司,4組高密度沉淀池忙碌地運轉著,去除部分殘留的懸浮固體,經過消毒后的中水已經廣泛運用于烏魯木齊市區的綠化灌溉。而此時,在烏魯木齊市全社會節能監察局節能監控室一個名為“烏魯木齊市能源環境與宏觀經濟指標分析系統”的大屏幕上,能耗企業的綜合能耗等數據正在實時顯示。
據烏魯木齊市全社會節能監察局局長孟泰圻介紹,2015年,為從體制上保障全市節能減排工作的有力推進,加強監督管理,烏魯木齊市成立了全社會節能監察局,并從中央財政綜合獎勵資金中拿出2576萬元建設了“烏魯木齊市能源環境與宏觀經濟指標分析系統”平臺,對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實時監測。
“企業綜合能耗、生產總值、萬元產值能耗、全市工業領域碳排放量等數據都能在平臺上顯示,如果綜合能耗數據出現異常,平臺將進行自動分析反饋結果。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去相關企業落實情況,核實到底是使用淘汰設備的原因還是季節變更的影響,一經查實,我們會現場開具節能監察建議書,限期整改。”孟泰圻說。
將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重點用能單位逐步納入監管范圍,將使以往因人力、物力不足而無法進行有效監管的局面徹底改觀,技術的革新不僅讓節能減排工作更接地氣,還讓企業的綠色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監測手段革新讓企業能夠更深切地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節能減排是每個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目前我們再生水設計處理能力為20萬立方米/天,實際進水量18萬立方米/天左右,在凈水過程中可以有效減少氨、氮和化學需氧量的排放。現在我們不僅能完成節能減排的計劃目標,甚至能超額完成減排量。”烏魯木齊市昆侖環保集團城北再生水有限公司總經理樓強說。
綠色發展讓群眾受益
烏魯木齊市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烏魯木齊市單位GDP能耗1.09噸標準煤/萬元,比2010年下降31.08%,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十二五”時期節能目標任務,化學需氧量(不含非規模化畜禽養殖)、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較2014年排放量下降率分別達到2.3%、2.4%、4.5%、4.8%;2016年烏魯木齊市單位GDP能耗1.04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4.59%,化學需氧量(不含非規模化畜禽養殖)、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較2015年排放量下降率分別達到2.19%、2.19%、5.25%、4.63%以上。
在超額完成國家、自治區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同時,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也大大提升了群眾生活幸福感。
繼“煤改氣”后,烏魯木齊市繼續深入實施“藍天工程”,采用清華大學專利技術先行先試,實施燃氣鍋爐煙氣余熱回收工程,降低供熱成本,減少冬季煙氣水霧的排放量。
82歲的市民蘭桂珍感觸頗深:“那幾年一到冬天取暖季,天空就像一個‘黑鍋蓋’,讓人透不過氣兒來。如今,冬天能見到藍天白云,落在地上的雪也干凈了很多,空氣優良的天數一年比一年多!”
作為節能減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6年底,烏魯木齊市已累計完成24家單位86臺5955蒸噸燃氣鍋爐煙氣余熱深度回收改造,熱效率均提高10%以上,冷凝水回收率提高至70%以上,每年可節約天然氣9000萬立方米,回收再利用冷凝水70萬立方米,鍋爐綜合熱效率由93%提升至108.39%。今年烏魯木齊市還將繼續拆改3萬臺燃煤小鍋爐,保障更多群眾在冬天享受到集中供暖,為繼續推進“藍天工程”奠定基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