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
水處理廠是不是特別臭?洗菜、洗澡、洗衣服產生的污水怎樣變清潔的?處理過的污水最終去到了哪里,能喝嗎?
帶著這些疑問,由工程師、銷售、工人、經理、老師、學生等在內的近80名市民組成的“三治一增、共治共享”市民觀察團,走進成都市第九污水處理廠一探究竟。
體驗
花園式污水處理廠還污水“清白”
剛剛走進成都第九污水處理廠,觀察團成員發現這里郁郁蔥蔥,綠茵茵的草地、造型優美的花樹讓這里像一座花園一樣。
據介紹,第九污水處理廠,是國內首個一次性建成的100萬噸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廠占地800多畝,為成都市第七排水分區提供污水處理服務,服務面積約195平方公里。
“哇,好大的水池”,進入廠區,一個個碩大的圓形水池在道路兩旁一字排開。觀察團年紀最小的觀察員龍思源一邊驚嘆,一邊發問“污水處理廠里面臭不臭?”
“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懸浮物在這里進行密閉處理,所以雖然有異味,但絕對比下水道里的污水味道輕很多?!苯庹f員程玉周介紹,污水處理一般采用三級處理系統,這樣可以確保臭氣不揮發,再經過鼓風曝氣式活性污泥法二級生化處理工藝后,流到開放式的二沉池中的水基本上沒有異味了。
解惑
歷經20多小時 污水變清還可養魚
進水——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出水井,解說員帶領大家一路參觀了細格柵、曝氣沉砂室、二沉池、出水井以及中央控制室,為大家簡單地講解了污水處理廠工作原理和方法。經過一系列工序的生活污水,歷經20多個小時,最終流入出水井。親眼見到原來污濁不堪的生活污水經過各道工序變得清澈,參觀者大呼驚奇。
“我們廠的出水量是100萬噸,中水回用是50萬噸,正常回放量中30萬噸是回放到清水河中,還有20萬噸是用于錦城湖濕地以及金融城綠化灌溉和道路用水?!背逃裰芨嬖V記者,處理后形成的清水被“稱為“中水”,雖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但并不能飲用,只能用于澆灌及路面清洗,至于養魚,“我們出水口的下游魚長得非常好,我自己都用過出水井的水養過觀賞魚。”
點贊
可以跟兒子解釋洗澡水去哪兒了
在見識了污水如何一步步由濁變清后,觀察團的成員紛紛表示不虛此行,全程舉著手機錄視頻的陽幻就是其中之一。陽幻是一位廣告設計師,“給兒子洗澡的時候,他問我‘媽媽,洗完澡的這些水都去了哪兒呢?’,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陽幻說,下午回去就會給兒子講生活污水處理的過程。
還有更多的觀察團成員是抱著學習知識的心態來的。 今年十二歲正在上初中一年級的小姑娘李予清,和媽媽一起來參加市民觀察團活動。她告訴記者,通過這次活動自己了解到了很多,包括污水是如何處理的,污水處理過程中還要注意什么等等,“我馬上要學物理,初三也要學化學了,這樣的活動可以讓我先奠定一點基礎,也是一次了解生活的實踐課。”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