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西安市政府獲悉,西安市正式發布《西安市水污染防治2017年度工作方案》,詳細分解了19項工作任務,通過加快污
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加強污泥安全處置與綜合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等措施,進一步提升西安市水環境質量水平。
年底建成區基本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方案》明確了水污染防治的具體目標。其中,渭河干流西安出境新豐橋斷面達到Ⅴ類水質,灞河三郎村斷面達到Ⅴ類水質,灞河灞河口斷面達到Ⅳ類水質。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0%和80%,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75%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8%以上,工業園區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20%。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黑河水庫水質達到Ⅲ類,渼陂湖主要指標不低于現狀水質。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穩步提升。
今年,西安市將重點實施城鎮水污染治理、工業水污染治理、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水資源節約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環保新技術示范推廣、重點流域污染防治七大任務。
其中明確,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2017年,建成第十二污水處理廠二期、閻良區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周至縣污水處理廠二期、藍田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及第十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建成魚化污水處理廠主體,開工航天基地污水處理廠,完成第五污水處理廠二期、第九污水處理廠三期、常寧新區污水處理廠、臨潼市政綠源污水處理廠調試。城市、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0%和80%。年底,西安市建成區基本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予以取締
加快污水處理廠污泥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健全污泥轉運管理機制,禁止處理處置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予以取締。年底,西安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75%以上。
完成《西安市渭河水污染防治鞏固提高三年行動方案(2015—2017年)》中渭河西安段干流6個排污口和支流166個排污口整治任務,并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態景觀等用水,要優先使用再生水。年底,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10萬平方米以上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要配套安裝建筑中水設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8%以上。
在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方面,年底前實現非汛期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向社會公開“10+3”企業已取締清單
在工業水污染治理方面,向社會公開“10+3”企業已取締清單,杜絕不符合產業政策且已關閉的工業企業死灰復燃。
督促各類新建、升級的工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區開展規劃環評,同步規劃、建設污水及垃圾集中處理等污染治理設施。年底前,全市12個省級以上、省考工業園區建成運行或排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全部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暫停審批和核準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
同時,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污染,加快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6月底前,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方案向社會公布。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畜禽養殖禁養區內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
禁止無證排污或不按許可證規定排污
實施水資源節約保護,將高耗水產業納入禁止或限制產業目錄。2017年底,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9.46億立方米以內,把節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并按年度實施。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其建設項目的新增取水許可。
推行排污許可。6月底前,完成造紙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年底前,完成《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陜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所涉及重點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以改善水質、防范環境風險為目標,將污染物排放種類、濃度、總量、排放去向等納入許可證管理范圍,禁止無證排污或不按許可證規定排污。年底前,建成全市水環境監測網。并推行綠色信貸,年底前,分級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
《方案》要求,落實河長制,各區縣、開發區要制定并落實“一河一策”治理計劃,要把水質目標落實到每一條支流、每一個轄區、每一個斷面,把治污措施和項目落實到各污染點源、排污單位和負責人。并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對企事業單位涉水環保設施、城鎮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及企業在線監控設施的運行維護進行檢查,通過案件通報、移送司法的措施,切實解決各級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特別惡劣的環境問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