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PPP脈絡多部門開“綠燈”,項目證券化有望破解融資難及退出渠道不暢難題
為推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多部門相繼為此開啟“綠燈”。
去年底,國家發改委、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基礎設施領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通知,首次正式啟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2月17日,滬深交易所成立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工作小組,實行“即報即審、專人專崗負責”,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項目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實現市場化融資。
事實上,去年以來,中國資產證券化產品呈快速增長態勢。Wind數據顯示,今年1月,資產證券化產品共發行46單,共融資910.12億元,同比翻番。
多方發力也激發不少上市公司的熱情,2月23日,鄂股公司桑德環境證券事務代表張維亞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公司已有發力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意向,目前正在做準備工作。
二級市場上,PPP概念股表現不錯。科融環境、葛洲壩、渝開發、華夏幸福、隧道股份等環保、基建股均有較大漲幅。
然而,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真正市場化意義的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極少。
民生證券研究員高級宏觀研究員朱振鑫表示,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利于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財務狀況、豐富推出方式,在多部門發力下,將會迎來潮涌之勢。不過,在其看來,目前尚處于初期階段,仍有不少障礙需要掃除。
資本市場窗口打開,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箭在弦上
箭已上弦的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或將成為“舉債模式”之后各個地方主要融資手段。公開信息顯示,多個部門正在為PPP項目證券化加速破題。
去年12月21日,國家發改委、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布置開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工作,要求各地在本月17日前推薦1至3個首批擬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證券化窗口也已打開。
2月17日,滬深交易所同時發布《關于推進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表示成立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工作小組,實行“即報即審、專人專崗負責”,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項目通過資產證券化方式實現市場化融資。
緊隨其后的是,2月22日,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經濟導報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目前,各地上報的首批“PPP證券化”項目共計41單,涉及污水
垃圾處理、公路交通、城市供熱、園區基礎設施、地下綜合管廊、公共停車場以及能源等項目。
發改委表示,將組織專家對上報的PPP項目進行評估論證,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成熟項目發行證券化產品。同時,將與證監會保持密切溝通協作,共享PPP項目信息,協調解決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個值得關注的信息是,財政部金融司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PPP綜合信息平臺入庫項目11260個,總投資13.5萬億元,簽約進入執行階段的項目1351個,總投資2.2萬億元。743個財政部示范項目中,簽約進入執行階段的示范項目363個,總投資938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滬深交易所成立工作小組推進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實施專人專崗備案管理之后,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的推進將會加速。
打通保障機制,吸納社會資本進入PPP項目
多方密集發力的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或能很好解決項目融資難及退出渠道不暢兩大難題。
民生證券研究員高級宏觀研究員朱振鑫表示,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存在諸多優勢,可同時破解PPP項目融資難和退出渠道不暢兩大難題,利好PPP發展。
具體看來,從融資角度看,符合條件的基礎資產的PPP項目,通過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為項目融資,能盤活存量資產,將原本只能在一級市場上交易的資產在二級市場流通,提高其流動性,有效拓寬PPP項目的融資渠道。與此同時,證券化產品一般會進行結構化設計,分優先和次級,有的還增加中間級,通過風險和收益的匹配,再通過增信措施提升債券信用評級,可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此外,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可實現基礎資產和其他資產的破產隔離,實現風險隔離。因此,這種類似于表外融資的證券化可增強資產流動性,優化資產結構和財務狀況。
從退出渠道看,基于資產證券化的PPP項目,要求能產生穩定的現金流,這些項目多為高速公路、橋梁、供水、供熱、供氣等,多以未來的收費收益權作為基礎資產。通過證券化,基礎資產就可轉化為可上市交易的標準化產品,那么,相較過去,證券化的投資者的退出方式變靈活,可通過二級市場及時退出。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中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猛增。
Wind數據顯示,2005年至今,共發行了954單證券化產品,規模為1.95萬億。而僅在今年1月,證券化產品就發行了46單,共計910.12億元。其中,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規模259.77億元,同比增長100.15%;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規模650.35億元,同比增長171.08%。
公開消息稱,穆迪統計,去年第四季度共有44筆證券化交易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總額為1845億元,環比增長1128億元。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基于退出機制等問題,真正市場化意義的證券化產品較少。此次監管層共同發力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從目前的設計看,提供了一個投資者未來獲利退出的保障機制,會打消投資者未來退出顧慮,預計將有助于將社會資本以不同方式吸納進PPP項目。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3日,太平洋證券新水源污
水處理服務PPP項目在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成功發行,成為市場首單落地的PPP資產證券化項目。此外,A股房企華夏幸福也開啟地產業首單PPP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分別為固安工業園區項目及固安高新區綜合開發PPP項目。
項目仍處初級階段
操作細則等有待出臺
已經成為熱點的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將吸納眾多社會資本進入,進而推動PPP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上周,長江商報記者采訪發現,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熱潮已現,不少企業熱情高漲。
中標多個PPP項目的啟迪桑德證券事務代表張維亞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利好多方的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將有效幫助企業融資、降低資金成本,公司已有此意向,目前正在做準備工作。
“不少企業在積極爭取。”2月24日下午,一家以基建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董秘說,目前,企業擔心的是,首批上報的項目存在指定的重點領域,如果不在重點支持領域內,不知道有沒有希望。
朱振鑫表示,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的主要方向可能是收費收益權資產證券化,交通運輸、環保、污水處理、燃氣、熱力、倉儲等可能仍為主要基礎資產。
沈萌認為,在各方推動下,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將會加速推進,受此影響,PPP項目落地及建設也會加快,反過來,將會促進PPP項目推出。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11月,湖北入庫項目740個,落地實施206個。目前,已有華夏幸福中標新洲問津產業新城、盈峰環境中標仙桃市循環經濟園等PPP項目。
雖然市場普遍看好PPP項目前景,但不少人士認為,PPP項目資產證券化還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
朱振鑫認為,中國的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尚處于起步階段,操作細則尚未出臺、期限與項目不匹配、信用評級標準不統一、整體收益率低對社會資本吸引力不足問題,應逐步解決。
住建部中國會計學會PPP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蘇現代咨詢董事長丁伯康亦公開表示,當前影響PPP生態環境的因素,涉及法律、政策、金融、信用和社會等方面。只有全面解決好這些問題,PPP發展的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改善,逐步健康起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